自古以来,皇帝杀儿子。太子杀皇帝的事情根本不少见。
所以说,皇家无亲情。
这也是为什么独孤谨心在皇帝的面前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现在独孤谨心祭出了这个法宝。有天大的错,也得从轻发落了,更何况现在这个错误也没人知道。
板子高高的举起,又轻轻的放下。
“姨丈好没道理,说人家是作弊。你说谨心写的那一篇文章。当时在场的可有一个人比得上?”
“你口气真大,人家全部都是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哪像你,天天东游西荡。就跟个街溜子似的。不过……”
皇帝回想起独孤谨心呈上来的文章,确实很有道理。
但是实施起来难度也不小。
这属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当然真的如果能够实施起来那么对于整个朝廷的统治来讲,那将有非常大的好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税收会大大的增加。但是毫无疑问,皇帝和士大夫们抢钱,这肯定是不符合那些适大夫们的利益的。也势必会遭到相当大的阻力。
这才是最关键的呀!
“确实有点意思。虽然在词藻上有所欠缺,不如其他人写的那么精炼。但还是总的来讲有可取之处的。”
“那不就行了。你说我抄别人的作弊,那么请问这个人是谁?他有这么大的才学,为什么不来考状元,而要当我的幕僚,让我来出这个风头呢。”
皇帝也是人老成精,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就算是猪也能听出来独孤谨心话中有话。
“有什么话你就直说。”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姨丈会不会破例提拔他?”
“做官,至少也得是举人的身份。如果是买官的话也只能是一些虚职,没有实权的就算是朕破格启用,也当不了大官。这个就是朝廷的规矩。
否则全天下的读书人全都会群起而攻之。再说了,虽然你那篇文章写的非常的新颖,办法也是有可取之处,但是实施起来非常的难。可以说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皇帝也是叹了一口气。
“朕也想变法,但是没多少人支持。除非提出这个条陈的人,他本身就非常的有号召力。比如他是尚书令韩德让那样门生故旧满天下的人,不过即使是韩德让本人要变这样的法,恐怕他的门生和弟子也有可能会背叛他……”
皇帝说的也是事实。
当事情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时候,很多人的原则就会改变。
变法却是对国家有利。这个世界上也确实有很多的忠臣,但是这样的忠臣往往越是身居高位就越少,因为身处于高位的人,他们身后都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的利益都是绑定好的。不可能仅仅用一个人的意志来转移。皇帝都改变不了的事情。更何况一个尚书令呢。
所以说一个字难,两个字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