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政看着她脚步匆忙的背影,又看看天空的烈日,心疼坏了,决定给她买辆自行车。
上工铃声响了之后,安婳才走到办公室,迟到了大约半分钟,只有个老大姐说了她一句。
老大姐姓马,工龄和厂子的年龄一样,时常会流露出瞧不起现在年轻人的模样,嘴里常挂着的话便是“我们当初那辈人如何如何”。
这会见安婳迟到,她又道:“我们当初老厂长还在的时候,全厂职工的干劲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别说迟到了,人人都提早半小时到工位呢。”
安婳当没听见。
不理她她很快就算了,一理指定说个没完。
果然,见安婳不搭话,马大姐无趣地闭上了嘴。
不一会,蔡科长端着个保温杯过来,给安婳安排了个任务。
把宣传栏的黑板报换了。
“我看你字写得不错,会画画吗?不会也没关系,让小樊帮你,他会画。”
安婳自然乐得有人帮忙,“行。”
小樊叫樊小科,也就比安婳先进厂一个月,才十九岁,年轻朝气。
他冲着安婳灿烂一笑,“安姐,板报设计你做主吧,你让我怎么画我就怎么画。”
安婳笑道:“我也是新手,没做过这个,咱们商量着来吧。”
大家都很客气礼貌,工作起来也就愉悦了很多。
杨天骄瞅着空来找安婳,安婳便跟她说了星期天请她去部队看电影的事,“......放的是朝国电影《海鸥号船员》。”
一听是外国电影,一旁的樊小科眼睛顿时亮了,“部队真好,还能时常看外国电影。”
凡事就图个新鲜,先不管电影本身好不好看,只要一听是外国的,就极度让人有看的欲望了,因为这时候的人是没有接触外面世界的渠道的。
樊小科遗憾地叹气,“早知道我就该去参军了。”
杨天骄开玩笑道:“为了看电影参军,你这是浪费名额。”
樊小科嘿嘿一笑,“所以我这不是没去嘛,把名额让给更有需要的人。”
安婳冲着杨天骄眨眨眼,提醒她,“别忘了来呀。”
杨天骄懂她是啥意思,轻轻抿了抿嘴角,点头。
这个年代实行的是单休,车间的工人轮休,厂办这些坐办公室的就是固定休星期天。
所以第二天星期天是不用上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