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管这么多干嘛,交代你的事情,好好做就行了。”刘可道。

    “明白。”周不疑道,“最近子桓和他走得很近。”

    刘可叹息一声。

    “老师,要不把子桓送回去算了。”周不疑建议道。

    “随他吧,他愿意回去也不拦着。”刘可道。

    每次大战将起,曹丕总是最尴尬的。

    也不知道曹操怎么想的,也不把曹丕接回去。正是曹操的态度不明,才导致曹丕立场不坚定。

    刘可不知道怎么应对才好。

    “等出榜,我要拜访诸葛亮、庞统、陆逊三人,你准备好。”刘可道。

    “老师,直接把他们召集起来不就行了,干嘛自己跑一趟?”周不疑不解道。

    “人才就要区别对待。”刘可道。

    “我也是人才啊!”周不疑争辩道。

    “所以你被区别对待。”刘可道。

    周不疑无语至极。

    “这一届,出榜拖延了好久,看来,应该是难以抉择。”刘可道。

    随后,蔡邕登门拜访,告知了目前阅卷的困境。

    真被刘可说对了。“以前不是跟你们说过,可以用打分制的吗?”刘可道。

    “什么是打分制?”蔡邕道。

    “很简单,比如说一篇策论,你们三人每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打分,满分是三十分,直接平均。”刘可道。

    简单粗暴。

    蔡邕觉得可行,于是匆匆离开了。

    “老师,如果你排名和预计的不一样,还会更改吗?”周不疑道。

    “怎么,你对我的实力,没有信心?”刘可道。

    “非也,只是孔明等人,实在是太耀眼了。”周不疑道。

    “你知道就好,以后扬州的新生一代,就是他们了。”刘可道。怪不得老师这么郑重地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