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是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也是夏侯渊的族兄。性格刚烈,作战勇猛。
十四岁时有人羞辱夏侯惇的老师,他便将那人杀死。别看夏侯惇大老粗样子,一生多在军旅,但是仍不忘治学,亲自迎师,虚心求教。
在曹操麾下的时候,夏侯惇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但是却得到了曹操的重用,因为他屯田有一套。
在兖州留守的时候,大旱、蝗灾接踵而来,夏侯惇截断了太寿水,形成了一个池塘,亲自担土,率领士兵种稻耕田,避过了缺粮的危险,百姓皆受益。
曹操军粮食之所以比袁绍多,夏侯惇功不可没。
现在一位曹操军大将出现在这里,令人匪夷所思啊。
“诸位就不必介绍了吧?”田畴看了一下双方的神色,明显认识。
刘可和曹操合作过一段时间,战场上也见过不少次,双方当然不会陌生。“夏侯将军为何而来?不会是单纯地帮忙吧。”刘可问道。
“帮忙不过是恰逢其会。”夏侯惇没有隐瞒,接着道,“子泰学识渊博,某是来请他到兖州任职。”
很诚实!
如果夏侯惇隐瞒,恐怕会被田畴看不起,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夏侯惇才如此坦率。
“很不巧,我也是为了子泰而来。”刘可道。
这下子,轮到田畴尴尬了。被人看重固然好,但是被双方看重,那就为难了,得罪任何一方,田畴都担待不起。
“二位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在徐无山习惯了,田某并无出仕之意。”田畴道。
田畴是为了双亲留在这里,虽然双亲已经去世了,但是田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想轻易改变。
“子泰仁义,丞相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为朝廷效力,不好吗?”夏侯惇道。
来了!
明争暗斗!
夏侯惇的话语里暗藏杀机,其中“朝廷”二字是他的杀手锏。
虽然刘可也是汉室宗亲,实力雄厚,但是终究不是献帝。
献帝这个招牌被曹操利用得淋漓尽致。
“夏侯兄,丞相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闲云野鹤惯了,恐怕要辜负这份好意了。”田畴拒绝道。
夏侯惇叹息一声,然后看向刘可。
刘可微微一笑,道:“乌桓未破,谈何马放南山?”田畴诧异万分,道:“东阳侯此言何意?”
在田畴看来,刘可已经击败了蹋顿,北方已经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