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又提议了几种,全都被否决了,无奈地道:“那我没办法了,你说说,怎么办?”
在之后的几天里,陶商与刘尚拜访了各路商人,了解各地的行情。他们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建议,但是无一例外,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明白问题的所在了。”陶商突然道。
“嗯?说说看。”刘尚好奇道。
“一开始,我就被你忽悠,限制了思维。交州与扬州虽然稳定,但是能够赚钱的活计,有太多的人在做,利润就低了。”陶商道。
“此话怎讲?具体怎么做?”刘尚急切地追问道。
“我们可以去幽州。”陶商道。
“可是,我们没有商会名额呀,不是商会成员,无法跨州贸易。”刘尚道,他之所以提议贸易地点限制在交州与扬州,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今,最便利的运输工具就是船只,我们为何不开辟一条通往幽州的商路?你不是要与众不同,吸引东阳侯的注意力吗?这就是机会啊!”陶商道。
“嗯?可是这件事,官府一直在做啊,如此一来,岂不是损害官府的利益?”刘尚道。
“所以,我们计划的第一步,就是拜访东阳侯,提议此事,第二步,购买船只,第三步招募水手,第四步,往来扬州与幽州,躺着赚钱。”陶商道。
第一步通过了,其他事情就简单了。
以东阳侯海纳百川的心,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刘尚的内心突然燃起了熊熊烈火,拉着陶商就要去拜访刘可。
一个是刘繇的儿子,另一个是陶谦的儿子,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刘可接见了他们,道:“听说你们有了好的想法?”
陶商不卑不亢,滔滔不绝阐述了他们的观点。
刘可哑然失笑,竟然是开放海路……对此,就连刘可都犹豫了,担心一下子步子迈得太大。
现在扬州的发展,已经是坐飞机一样了。
刘尚看到刘可阴沉着脸思考,心里咯噔一下。
“你们要知道,这不是一件小事情。以前初立的时候,我就考虑过这件事情。官府必须保证海洋掌控在自己手里,才会逐渐开放,按照我的估计,大概需要五年的时间。”刘可道。
陶商与刘尚在振奋的同时,又忍不住失落。振奋的是,他们的想法竟然与东阳侯一致,失落的是,这个想法实在太天真了。
“如今的海洋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危险,官府的探查还没有完成。而且幽州也不是太平之地,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商人武装。”刘可解释道。
两位小虾米非常感动,东阳侯竟然解释了这么多,不管如何,第一印象是留下了。
现在世家有自己的家丁武装,已经让官府深恶痛绝了。怎么可能再轻易发展商人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