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被安排去香江的专业人才,陈景润在去之前自然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从华国到他个人,再到香江方面都要做缜密准备。
从身份掩护到资金支持,从联络安排到学术准备。
而他本人需要做的就是接受培训。
理论上培训包括了五个方面,学术准备、语言训练、社会文化适应、实用技能和安全训练。
其中学术准备是让陈景润自己准备,要是考不到前五十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但他自己有这个自信,华罗庚也有,五十个名额绝对不可能考不上。
别说五十个,哪怕只有五个,陈景润也能考上,这就是顶级数学家的自信。
所以需要训练的就只剩下其他四个方面。
从三个月前,他就被派到羊城来参加训练了。
“香江是个特殊的地方,你要做好准备,不能出任何差错。”
先是华罗庚给他打了招呼,然后就是在密不透风的会议室里别人告诉他。
其中语言训练比预想的更加顺利,因为他本来就会英语,需要训练的无非是口语,
负责教英语的老师用《EnglishforScientists》训练陈景润,从略微生疏到熟练掌握日常用语只花了一周不到的时间。
不过粤语课猜真让他头疼,教他的是一位从广东调来的老先生,嗓音沙哑:“你好系‘neihou’,唔好意思系‘mgoisai’!”陈景润学得满头大汗,但想到香江街头那些陌生的粤语招牌,他咬牙坚持,每天对着镜子练习,直到能磕磕绊绊地说出几句问路的话。
在模拟场景中,他被要求扮演香江市民,在茶肆点餐。
“我要一盅两件,”他用生硬的粤语说,结果引来周围老广们的哄笑。
负责教他的林小姐纠正道:“是‘yatchungleunggin’,别急,慢慢来。”陈景润红了脸,却暗下决心,绝不能在香江露怯。
临行前的最后一个月,陈景润被带到模拟训练场,学习在香江生活的实用技能。
一位姓赵的教官递给他一张香江地图,指着九龙和港岛说:“记住,电车从东到西,渡轮过维港,房租可不便宜。”
陈景润学会了如何数港币——那些五颜六色的纸钞让他眼花缭乱。他还模拟租房,面对“房东”的刁难,他笨拙地用粤语讨价还价:“可唔可以平啲?”赵教官则在一旁点头:“有点样子了。”
每天的训练结束,他都会站在地图前默记街道:铜锣湾、旺角、中环……这些名字陌生而神秘,仿佛在召唤他进入另一个世界。
在临行前的最后一周,张科长眼神锐利如刀。
“景润同志,香江和大陆不一样,英格兰人盯着,kmt也有眼线。”张科长递给他一本小册子,里面写着暗号和紧急联系方式。
“如果有紧急情况,去中环的茶肆,点一壶龙井,服务员会带你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