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墨轻香小说>青春都市>科技入侵现代 > 第31章 希望是个天才
    这时,周围的记者们憋不住了。

    先是《南华早报》的记者挤上前,手中的笔几乎要戳到林燃脸上:“林教授,您对研讨班有什么计划?会向我们的学生传授哪些知识?”

    他的语气急切,英语却是异常标准的伦敦腔。

    林燃轻笑一声,回答道:“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他们一些思考方法和一些有意思的数学问题,希望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林燃的回答滴水不漏。

    他总不能说,我来这是为了教洲际弹道导弹轨迹优化相关的变分法和最优控制理论吧。

    钱学森是搞控制论的固然没错,他写的工程控制论一直到今天都有应用场景。

    可最优控制论一直要到1960年11月,莫斯科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上,贝尔曼提出的动态规划方法、庞特里亚金提出的极大值原理和卡尔曼提出的LQ理论出现后,才算是正式登场。

    林燃要教给研讨班学生的还不是这个粗略的变分法,而是未来将在航天竞赛中广泛被验证过的算法。

    更进一步说,是考虑到华国缺乏计算机的现状,只能依赖人工计算情况下,专门针对性优化后的算法。

    以庞特里亚金提出的极大值原理为例,他在1956年的时候提出的极值原理,阿美莉卡的红石火箭和苏俄的R-7火箭设计中用到了这一原理。

    但为什么华国没办法用,因为华国没有IBM计算机提供算力。

    只靠手算,极大值原理过于困难了。

    而林燃要想在众目睽睽之中,教这些理论,还不能被人看出来这和航天有关。

    如何用未来的数学语言,把导弹轨迹伪装成纯学术的游戏?

    林燃目前还不知道华国方面派来的是谁,不过他已经提前和《美洲华侨日报》的社长黄运基无意间提到过,自己喜欢和真正的天才打交道。

    “希望派过来的是个真天才。”林燃在人头攒动的现场暗自思忖:“不然我把最优飞行路径的目标函数重新定义为泛函的极值问题,说这研究的是抽象空间中的极值性质。

    把空气阻力和推进力包装进扰动算子,多体引力伪装为对称群的作用,他要是听不懂那可就完蛋了。”

    随着对话展开,周围的学生越聚越多。几个穿白色校服的年轻人举着自制的标牌,上面写着“Welcome,Dr.Lin!”

    还有人用粉笔在地上画了个大大的“∞”符号,象征数学的无穷魅力。

    教学楼的窗口探出不少脑袋,女学生们拿着望远镜在眺望这里,她们则在讨论:

    “看到没,看到没?”

    “帅不帅?”

    “劳拉,你把望远镜给我看一下!”

    “还真挺帅,又年轻,在这两个月,不知道谁能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