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大脑表现出来的异常程度比起来,羽绒服显然要不那么扎眼。
和海恩斯的对话也验证了林燃的猜想,对方的注意力全部在牛顿引力摄动修正公式上了,压根没关注他穿搭上的异常。
不就是穿了件有点像宇航服的概念服饰吗?有什么大不了。
而作为前航天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迫于生存压力而转行,又有什么比能够亲手参与到60年代的航天竞赛中更能让自己热血沸腾的事情呢?
正好这也是个不错的切入点,隔日不如撞日。
种种考虑之下,林燃选择了在电话亭的玻璃上补完牛顿引力摄动修正公式,给这个时代一点小小的未来震撼。
在海恩斯精心挑选的餐厅包间里,林燃主动说道:“伦道夫·林。”
林燃没有再说什么,现在情况还不明朗,林燃没有想好到底要给自己编造一个什么样的身份。
坐在对面的海恩斯不关心眼前这位华国人的来历,他只在乎对方到底是怎么算的牛顿引力摄动修正公式。
“伦道夫,你知道我刚才在玻璃上写的是什么吧?”
林燃背靠在棕色的皮质沙发上,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卫星在经过赤道上空的时候,地球的多余质量产生的引力会比极地更大。这点额外的引力会导致卫星的轨道晃动,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卫星的寿命将非常有限。”
果然,对方不但一眼就看出了他写的是牛顿引力摄动修正公式,甚至还知道这公式是干嘛用的。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至于把公式的四、五项如此信手拈来的补充完整,在他的认知里,压根就没人能做到。
所以他在看到公式的时候,细想之后才会一副见鬼的表情。
觉得见鬼倒也没错,某种意义上来说,林燃确实是历史的幽灵。
“当然,现在无论是你们还是苏俄那边,大家追求的都还只是功能的实现,而非精细控制。
所以虽说是会影响寿命,但赤道隆起,也就是第二项导致的轨道近地点每圈偏离预定轨道3度,哪怕寿命有限,也能在天上呆个十来年。这压根不致命。”
海恩斯听到轨道3度的时候,脑海中有闪电击中大脑的错觉,他的颈动脉突突跳动,眼前的华裔精确复现了休斯敦实验室用了237小时才计算出来的角度偏离。
现在麦卡锡的影响已经逐渐消散,确实有极少数华裔工程师重新回到了NASA的工作岗位。
但就他了解,全美没有任何一个天文观测站有华人在里面工作。
其次阿美莉卡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一号,两年前才发射,去年他们才精确计算出地球非球形摄动给它带来的影响。
有数据才计算出影响,然后根据数据倒推的牛顿引力摄动修正公式中的J2项。
也就是第二项。
眼前这家伙,随口就说出了,他们过去两年积累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