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不由想到近日风波。
其实谁都知道推行新政的好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尤其是他们这些有文化学识的人更明白。
可就因为侵害了自身利益,而一直抵制。
这符合读书人的品格吗?
一直以莲自居,可自己真正做到了吗?
以爱莲说为感悟写一篇文章,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是手到擒来。
可实际上却很难。
因为这是在拷问内心。
一时间众多考生都有明悟之意。
“不管如何,我都会认真作答,完成这次考试!”
“对,认真完成!”
有几人相继开口。
态度跟以前完全不同。
他们心境改变了!
殊不知这正是关宁的有意引导。
其实卷面上的考题出的都很有深意。
有些看似简单,却意义很重。
第一题考的就是他登基的时间,就是给考生们形成一种心理暗示,现在是新朝了,已经是元武年间。
已经改朝换代了。
这很重要。
考生们常会以年限自居。
比如隆景几年的进士等等。
而今,已经变了。
这是一种强烈的暗示。
类似的题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