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你怎么起来了。”杨铭的声音中带着关切,“你伤口刚愈合,要卧床休息。”
韵秋抬头看了杨铭一眼,冷艳的脸上带着一丝迷惘。
“快回床上去吧。”杨铭将食盒放到床头,拍了拍自己身上的雪,将胳膊架到韵秋的腋下,托着韵秋坐到床上。
“快吃东西吧。”杨铭取出食盒里的饭食递到韵秋手里,“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有些别的事,给你送饭晚了……”
说到这里,杨铭脸上不禁一红,他所说的“别的事”不过在香闱里和许莹颠鸾倒凤罢了。
“不要紧,我还不饿。”韵秋低着头回了一句。
杨铭笑了笑,点上一只香烟,在屋里一边踱着步,一边看着韵秋。
韵秋停住筷子,抬头看了看杨铭,似乎想说些什么,但终于没有说,又低下头大口扒着饭起了起来。
“还说不饿,你吃得这么快……”杨铭笑着对韵秋说。
“我……”韵秋想要说话,却不小心呛住了,咳嗽起来。
“好了好了,我不跟你说话了,你快点吃吧。”杨铭赶紧说道。
饭食吃完了,杨铭仍旧是扯了纸巾递上。
“你不用对我这么好……”韵秋冷冷地说,没有接杨铭递上的纸巾。
“为什么?”杨铭嘻皮笑脸地说:“每个女人都希望男人对她好……”
“我不需要!”韵秋说。
“你不是女人么?”杨铭突然像想到了什么,“哦,我知道了,你是已有夫君了……”
“你胡说什么!”韵秋冷艳的脸一下子涨红了。
“那就是没有了?”杨铭涎着脸说:“那我干嘛不能对你好?”
“我比你大——”话音未落,韵秋立即感到这话不应该是自己说出来的,她不禁银牙紧咬起来,心里恨恨地骂着自己。
杨铭呵呵笑了笑,手中的湿巾凑到韵秋的嘴角给她轻轻擦拭起来。韵秋偏着脸躲过,杨铭手中的湿巾跟着追了过来,韵秋又往另一边偏脸,杨铭就往另一边追。韵秋自知无幸,只好让杨铭给擦了。
“来,吸支烟。”给韵秋擦过嘴角,杨铭掏出一只香烟递给韵秋。
明末的妇女吸烟率是很高的,崇祯末年甚至有“三尺童子莫不吃烟”的说法,是以杨铭给韵秋递烟,也不算是唐突之举。
香烟是在明末传入中国的。明万历间莆田人姚旅《露书》载:“吕宋国有草,名淡巴菰,熏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初漳州人自海外携来,莆田亦种之,反多于吕宋,今处处有之,不独闽矣。”这是中国有关烟草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清代道光年间举人俞正燮《吃烟事述》载:“烟草出于吕宋之地,名曰‘淡巴菰’。明时由闽海达中国,故今犹称‘建烟’,谓其烟味最沉也。”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枣林杂俎》载:“金丝烟,出海外番国,曰淡巴菰,流入闽粤,名金丝烟。性躁有毒,能杀人。天启二年,贵州道阻梗,借径广西,始移其种,叶似薤,长茎,采而干之,刃批如丝,今艺及江南北。”
明末清初名医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中说:“此物(烟)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间皆有种植之矣……”明末清初人士沈赤然所著《寒夜纵谈》云:“烟草产自闽中……末年遂遍地种矣。”由此可见,烟的产地在菲律宾吕宋岛,自明代开始传入中国福建、广东,进而遍布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