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墨轻香小说>仙侠修真>崇祯故事 > 第40章 联欢
      军营的大食堂里,年夜饭后的桌椅板凳都搬走了,房梁上悬着的灯笼大分部都被熄灭掉了,只留下少数的几只发着昏黄的灯光。上首方位的墙边搭着一座舞台,与这个时代通常的舞台不同的是,这舞台的中间还向外伸出去一道纵向的窄长舞台,就像码头的栈桥一样,从舞台中间延伸到前方的观众区间。

      这是一个超越时代的t型舞台!

      杨铭在舞台上摆弄他带来的那些器材。两支义乌生产的cr-87喊话器,功率50w,音量120分贝,声音可传300米。内置2600mha锂电池,也可以使用8节2号干电池,电量可连续工作16小时。喊话器自带usb接口和tf卡插槽,可插u盘,也可插tf卡。机身带车载电源接口和aux音频信号线接口,喇叭口的中间还带强光灯。喊话器的咪头固定在喊话器的尾部,用一根类似电话听筒线的那种螺旋伸缩线连接于机身之上。咪头可以摘下来使用,上面有快捷操作按钮,可以开关、录音、调音量等。

      这玩意是部队里用于列队、出操、训练、打靶时喊话用的。美军所用的这类零散小型的非战斗装备,从中国采购的很多,甚至军服军靴背包旗帜什么的,都采用中国货。

      四支手提式应急灯,照射面积50至80平方米,照射距离300至500米,三档亮度调节,可调成投光灯、探照灯和警示灯模式。内置11000mha锂电池,连续照明时间5至40小时。这玩意在这个时代可算是神器,行军打仗要是有这么一支,瞬间就与敌方拉开了无法逾越的时代差距。

      “忽马骑遍山谷,公度二将兵合,举火视之,虏也。”这是刘之伦传记里的记载。他带领的明军夜里遇到敌军部队,但没办法弄清是敌军还是援军,一直到敌军近到眼前,举火把才看清楚原来是敌军。最终结果是刘之伦部被包围,全军尽墨,本人也战败身死。如果当时有一支这样的应急灯,一里之外这么一照,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了,也就不会这么容易被敌军包围了。

      另外杨铭还带了一件神秘装备,那是他在一堆行军袋里找到的一只带投影功能的手机。这玩意不是部队的官方装备,而是哪个士兵自己私人物品。杨铭打算用这投影手机找个适当的机会,往石灰墙上投射一点影像,装神弄鬼唬一下军士们。

      更先进、更复杂、更精密的装备不是没有,只是安装调试起来麻烦,还需要外接电源。系统越复杂,出错的可能就越多,杨铭没必要费这个折腾。就这两支喊话器、四支应急灯,外加自己兜里的投影手机,他完全有把握将这场晚会办的惊天动地。

      参加联欢的除了军营里的军官、军士外,幕府师爷刘必显和手下的书办、差仆们也来了不少,范同舟作为县衙方面的代表也受邀参加。人群在整个大食堂里挤得满满当当的,有些没挤占到位置的,凑在门口、窗户边上伸着脖子往里瞧着,人人脸上都带着好奇和兴奋的表情。

      舞台的后面,婉华带着的七八名女子局促不安地凑在一起,还在商量和确认出场的动作和顺序。第一次参加这种劳军演出,即使是这些见惯了各色人等的大堂姑娘们,也都有几分紧张的情绪,就连婉华自己,鼻梁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除夕联欢晚会现在开始——”喊话器里传出杨铭洪亮的声音。大部分的军士们从未领教过这种现代扩音设备的声音,他们一个个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伸长脖子张望着,不知这巨大的声音从何而来。

      “马老四,老子没骗你吧?听见没?……”一个曾在顺义城外接受过杨铭喊话器训斥的军士带着几分得意对身旁的军士说着。他以前曾跟同袍们吹嘘过杨铭的神奇扩音术,但人皆不信。今天事实俱在,这军士当然要好好得瑟一番。

      “这声音……好大……”旁边的马老四瞪大着眼睛,脸上露出难以思议的表情。

      “嘿嘿,老子早说了,咱们将军就不是一般人……”那军士更得意了。

      忽然,舞台一下子亮了起来,洁白炫亮的光笼罩着整个舞台,让屋顶燃着的灯笼变得如同萤火一般微弱。

      一袭淡色月华裙的婉华怀抱琵琶,窈窕侧坐于杌凳之上,脸上薄施粉黛,整个人沐浴在led应急灯洁白的光辉之中。

      哗的一下,人群里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欢呼之声。

      饶是婉华在声色场中打滚多年,遇到这阵势,也不禁脸上一阵发红。

      定了定心神,婉华拨动琴弦,一曲《十面埋伏》从指尖淌出,琵琶乐音通过喊话器的咪头进入扩音电路,经过tea功放芯片放大之后,珠落玉盘的乐声响彻全场。

      人群里又是一片欢呼。

      昨晚婉华的古筝曲未能在杨铭那里得到满意的回馈,这次她也不矜持了,上台就秀出了最拿手的琵琶。这琵琶是倌人们的当家本领,虽说在格调上可能不如古筝高贵典雅,但实际效果却好很多。乐声一出,杨铭听在耳里,也不禁鼓掌高呼了一声好。

      一轮序引之后,乐声由散渐快。却见婉华那纤纤玉指越弹越急,娴熟的轮指手法将那曲意中的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表现得淋漓尽致。乐声感染之下,台下听众的情绪也跟着兴奋高亢起来。

      到得最后“乌江自刎”那段,婉华先是交替奏出零落反复和节奏紧密之声,演绎着突围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指尖急拨,旋律顿时悲壮激烈无比,及到最高潮时,四弦齐划,猛然刹住,音乐戛然而止。

      一曲演毕,婉华站起身来,抱着琵琶对台下盈盈一福。

      人群里顿时响起沸腾般的掌声和叫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