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崔牛带着苏小虎,坐上缴获的小渔船,出江打鱼。
他没带渔网,也没带钓竿,就带两样东西。
一把非常锋利的鱼叉,还有自制的护目镜。
小渔船来到一段水流比较平缓的江域。
七八点,正是鱼类觅食时。
春天,太阳已经升起,河水变得稍微温暖,各种鱼类也随之有了找东西吃的活力。
这段河面,已三三两两聚集了不少渔船,正在撒网打鱼。
也有人抛下铁锚,让渔船顿在河面上,拿着鱼竿钓鱼。
网的鱼比较多,钓的鱼比较大,各有千秋,任君选择。
寒江水域比较深,不算河床算水面的话,最深处四五十米。
这块水域两三十米总有。
崔牛并没急着打鱼,而是看着那些渔船的鱼获如何。
哪怕撒网打鱼,捞上来的也没多少,还都是些小鱼。
苏小虎看了一会儿,把头一摇。
“姐夫,这里的鱼好像不咋样啊,不单单少,也不够大个。”
崔牛说:“可能是不少人经常在这打鱼,那些鱼学乖了,懂得闪避,船上的人看不见江里的鱼,江里的鱼看得到撒下去的网。”
“鱼网一落赶紧闪,就难打得着。”
苏小虎问:“姐夫,鱼有这么机灵吗?”
崔牛说:“不需要多机灵,就是经验,比如再笨的人,经历了很多次同样的事,条件反射一样,也知道怎么应对。”
“所以你看看,他们打上来的,都是小鱼,大鱼基本不上网,就是因为有经验了,下意识会闪。”
苏小虎点点头,有点发愁。
“这些鱼有经验,姐夫,你又要怎么打鱼?”
崔牛呲牙一乐:“再有经验的猎物,也逃不过猎人的脑子,看姐夫给你弄大鱼吧,小的我还看不上!”
他趴在船帮上,仔细观察水面。
缓缓划着桨,来到时不时冒出几个小漩涡的江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