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是热闹了,刘婶眼睁睁看着林羡鱼手里又花费了几百文,这心疼的她直抽抽。
这建新房本就处处花钱,这一会儿就不见了两三百文?
两三百文啥概念,在乡下,这能养活一大家子人呢!
可是她本就不是个拿主意的人,只能全依着林羡鱼。
眼看着林羡鱼那手里的银子像流水似的,一点一点的花了出去,刘婶虽然心疼的不行,可也未能说什么。
鞭炮声一过,大家就都自觉地扛了自家的桌椅板凳,赶来刘婶家新宅院帮把手。
在农村,若是去隔壁邻舍吃宴席,一般都是携家带口,全家出动,这桌椅板凳那肯定是不够的了。
灶房里,饭菜都快准备好了。
眼看就要开饭了,几个粗汉子主动将桌椅板凳都摆在了院子里。
几个勤快的妇人邀着走进灶房,将碗筷啥的都提出来,摆放在桌子上。
大人们在做事,一些小孩童则早已爬上了凳子,晃着一双小短腿,敲打着桌上的碗筷等着待会儿开饭。
欢声笑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喜气。
不过这得接了祖宗上了匾额,才能开席。
鲍老祖年事已高,像村庄中这种大事,自然是少不得由鲍里长来主事了。
待刘婶领着儿女儿媳洗脸,净手之后,鲍里长便站在堂前大声喊道:“吉时到,上匾额呐。”
在农村,盖新房上匾额可是十分讲究的,那可代表着家和平安。
必须挑个吉利的时辰,将匾额挂在堂上,这样才能够镇宅,进财。
一般情况,匾额都是由姥爷,舅老爷家送来。
林羡鱼并不知道刘婶娘家何处,可有亲人,刘婶也从未说起。
最后还是周云霆想的周到,匾额是由香满楼的周管事送来。
周管事这是权当她的娘家人了。
揉了揉额角,对于周云霆,林羡鱼总是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他总是用一种极其霸道的,让她根本就没办法拒绝的方式对他好。
她却是无以为报,就算是想要以身相许都不能,她可是个有夫之妇呢。
鲍里长一嗓子喊完,紧接着,又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喜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