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
鲁肃被吊起了胃口,急切地想要知道缘由。
“昔日的庐江太守陆康,他是怎么死的?此人坚守庐江两年,在我看来乃是铁骨铮铮的一名忠臣硬汉,是令人可敬的汉室栋梁,可惜,被孙策攻陷了庐江,逼的郁郁而终。”
“刘繇又是怎么死的?”刘贤接着问道。
不待鲁肃回答,他便自顾的说道:“刘繇是汉室宗亲,乃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后擢升为扬州牧,朝廷派他来本是为了对抗袁术的,刘繇入主江东以来,对百姓,对地方,都是功绩卓著。”
“可是,正是孙策打过了长江,继陆康之后,又把刘繇给逼的走投无路,郁郁而终。”
“他和朝廷作对,对汉室宗亲刀兵相向,孙策在我看来,并非真正的英雄,他的父亲孙坚,昔日就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先后杀了荆州刺史王叡和南阳太守张咨,而孙策,比其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四处扩张,见一个打一个,见一个灭一个,眼里心里何曾有过汉室啊。”
刘贤这番话,犹如一记记重锤,敲打着鲁肃的心,让他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刘贤继续吃着,他并没有气的咬牙切齿,反而很平静,好像孙策做了这么多对汉室不敬的事,他也没往心里去。
过了一会,刘贤拍了拍手,吃饱了。
见鲁肃还在沉默,便接着说道:“若是刨除汉室,孙策可为明主,倒也值得子敬为之效力。”
鲁肃心中暗自思忖,刘贤的话虽然直白,却也不无道理。
刘贤伸手往四周指了指,“方今天下,看似是群雄逐鹿,又何尝不是群贼争雄呢?孙策、曹操、袁绍、公孙瓒、张鲁、张绣,哪一个不是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呢?”
“照你这么说,只有吕布,心存汉室,可称英雄?”鲁肃明显心存质疑。
世人都知吕布反复无常,在他看来,刘贤这般推崇,鲁肃不服!很不服!
刘贤反问,“救汉室的不是英雄,难道拥兵割据的反倒成了英雄了?当今天下,英雄并非只有我家温侯。”
“哦?另一位是谁,我愿洗耳恭听。”鲁肃被激起了好奇心。
“就是那仁义贤明的刘备,刘皇叔!他和我家主公已经结盟,要除贼兴汉,共辅社稷!”
听到刘备的名字,鲁肃还是很有好感的,毕竟刘备以仁义闻名天下,是一位值得敬重的人物。
刘贤对孙策的评价可谓入木三分,中肯至极。作为一方诸侯,刘贤认可了孙策开疆拓土的能力。
可谈及大义名分,鲁肃心中暗自苦笑,莫说孙策对此毫不在意,就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将汉室抛诸脑后呢?
汉室倾颓,如大厦将倾,各方势力角逐,早已掩盖了那所谓的正统之光。
并没有几个人真正的在乎汉室,鲁肃也不例外!
他只想寻求明主,施展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