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马邑和雁门同时遭到突厥骑兵围攻。
雁门关上,罗士信看着城外连绵不断的突厥营地,心情有些沉重。
“老薛,看样子,至少也得有个五六万兵马吧?”
薛收收回目光,默默地算计了一下,“嗯,从营帐上看,只会多不会少啊。”
“咱们现在关内只有三万多兵马,要对付他们似乎并不怎么吃力,是吧?”
罗士信笑了,这是守城,而且守的是雁门关,只要他不出城,外面的兵马就只能一个个排着队前来送死。以三万兵马对付五六万人,完全足够了,毕竟他们是有巩固的城市作为大后方,伤兵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治。
实在不行了,城里还有十几万百姓可以发动起来,不管怎么算都是胜算的可能性大一些。
“对付他们并不吃力,可是要全吃下去会比较麻烦。”薛收叹了口气,“按照王爷的脾气,这些突厥人既然已经攻破了神武县,就等于向我们宣战了。
踏入我们华夏的地盘,要是让他们再退回草原,估计王爷那儿交待不过去。”
罗士信摇摇头,“要是三两万人,我还可以做把他们留下的计划,可是五六万人,真的是吃不下啊。”
正在这时史大奈说话了,“肯定不会有五六万人,顶多有三万人。”
罗士信惊喜地看向史大奈,“老史,军中无戏言啊。”
“废话,我当然知道了。”史大奈指了指连绵不断的营帐,“这里面有一半左右的帐篷没有住人,是唬人的。”
“真的假的?老史,我见识少你可别骗我哈。”薛收凑了过来,“你怎么说是一半是唬人的?”
“老薛你看看哈,那边有一座大帐篷,帐篷边上有一圈小帐篷,对就是那一圈灰色的帐篷,你看到每座帐篷前树着的那个旗杆了吗?”
薛收看了看,扭头看向史大奈,“你是说那些红色的旗杆?上面挂着一条条暗红色的绸带?”
“那不是普通的布条,那是突厥战士的魂布,而是突厥战士离开家时,与亲人互割面孔以双方的鲜血染成,每人仅此一条。
寓意着亲人的力量时刻与他在一起,保佑着他勇敢杀敌,平安归来,在他思念家乡或是亲人的时候,只要看到魂布在飘扬,那就是家里人也在思念着他。
如果在战场上战死了,路途遥远自然不可能把尸体带回来,就由同乡或是首领用这块魂布染了战士的血,然后把魂布带回故乡交给家里人,这样他的灵魂就可以跟着魂布一起回到家乡,接受亲人的祭奠。”
史大奈说得缓慢,众人听得沉重,不管哪个民族,都不喜欢战争,不喜欢死亡。
说到这里,史大奈指了指城外的营帐,“你们仔细看,很多营帐门前没有飘扬的魂布,所以我说这里面只有一半的人马,最多不超过三万人。”
薛收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在这方面,同为突厥人的史大奈,显然更有发言权。
确定了城外只有三万左右突厥人的时候,罗士信的眼睛亮了。如果城外只有三万人,那么他就要想办法把他们全都留下了,正如薛收所说,他们既然已经踏上了华夏的土地,就要有留在这里的思想准备,不管是活着被俘还是死了被埋,都是一样的。
“老史,你看看外面这些部落,有没有你认识的?要是有认识的,咱们也可以提前做做工作,省得到最后打起来玉石俱焚。真到了战场上,再想要收手或是照顾那就不可能了。”
罗士信拍拍史大奈的肩膀,“虽然他们是外敌入侵,但我们还是那个原则,能少杀人就少杀人,能争取的尽量争取,能够化敌为友的事情一定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