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孟晚又浑身不自在,他走了,常金花又不在家,孟晚竟然还有些感到孤寂。
他甩甩头,干脆下炕去和面,这两天都是糊弄,路上就更不用说了,不是馒头就是干饼,今天有空,干脆包饺子吃。
“大嫂,在家吗大嫂?”
是二叔嬷的声音?
孟晚将和好的面用盆扣上,净了手出去。
“二叔嬷,我姨挖野菜去了,进来坐吧。”
张小雨提了个篮子来,将篮子放到厨房地上,拘谨的说:“大嫂不在我就不多待了,大郎考上秀才,二叔嬷家也没啥好东西,里边有十个鸡蛋和一篮子山货,收下留着自家吃。”
“那就多谢二叔和二叔嬷了,等我姨回来我再告诉她。”
孟晚收下了东西,这是人情往来,且东西又不贵重,自家人倒是没什么好说的。
“晚哥儿,二叔嬷从前说话不好听,是叔嬷犯蠢,你别往心里头去啊。”张小雨难得好好说了这么一番话,态度拘束又不自然。
孟晚倒是有几分诧异,他失笑道:“那时我也不懂事,顶撞了二叔嬷,二叔嬷是长辈,没同我计较便罢了,我怎么会记在心里呢?”
张小雨一辈子也说不出孟晚这样漂亮的体面话,被哄得眉开眼笑的走了。
出门正巧碰上常金花,又同常金花说了一大通好听话,颠三倒四的。
常金花挎着一篮子野菜回来,无奈的说:“老二夫郎这人真是猫一阵儿狗一阵儿的。也罢,好歹没啥坏心眼,就是嘴不好,爱得罪人。”
孟晚给她看了张小雨拿来的东西。
常金花坐在院里摘野菜,“咱家这鸡蛋这回倒是够吃了。”
“那晚上包野菜饺子的时候,再打两颗鸡蛋放里面。”孟晚也搬了个小凳子同她一起摘。
“行,打三个!”
午后宋亭舟便回来了,他在镇上买了果子和茶叶提着去何家,何家收了东西,留饭宋亭舟没用,面子情分罢了,太亲近又不至于,双方都懂。
且何家私塾教出了个案首,已经是极大的荣耀了,往后十里八乡甚至其他镇上的读书人还不都得往泉水镇凑?
因此何秀才现在对宋亭舟是和和气气的,既热络又不会让宋亭舟厌烦,做学问他现在是不行了,做人却甩出其他人一大截来。
晚上孟晚与常金花用野菜鸡蛋包了一顿饺子,孟晚也是馋了,一口气吃了八个大蒸饺,常金花也差不多,宋亭舟就不算个数了,剩下的饺子他全吃了,一个没剩。
夜间常金花躺在炕上,突然问了孟晚一句,“年前你和大郎是不是去了常家?”
孟晚犹豫了下道:“是去了,舅妈像是个厉害的。”
常金花一听便知道怎么回事,她支起身子问:“她给你们难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