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婶子咧开嘴嘿嘿直乐,别说白非墨是送了这老大一条鱼过来,就是送个土豆过来,她也高兴。赵婶子还挑衅似的瞪了赵大叔一眼,一脸自豪。

    赵大叔老脸一红,进了里屋。

    “对,给您的。”

    赵婶子以前总听到隔壁孩子哭,有时候听不下去了,她都想冲到隔壁去评评理。

    她们两口子对白非墨没什么好印象,但是为了几个孩子,赵婶子能帮衬的也会帮一把,可是从昨天借地瓜,到今天送鱼,赵婶子心里暗戳戳的想:小墨好像也没有那么糟糕。

    她连连摆手:“这我不能要,几个孩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你拿回去给孩子们补一补。”

    “婶子,家里还有,我不会让孩子们饿肚子的,您就放心吧。”

    “这……”

    “婶子,平日里您帮衬我很多,我心里感激。”

    这倒是实话,在原主的记忆里,若不是赵婶子三不五时的帮衬她们一下,几个孩子可能早就饿死了。

    毕竟原主除了顶着一个后娘的名头混吃等死,实在是没做过任何一件像样的事。

    她说的诚恳,赵婶子想了想,难得白非墨有这份心,再次确认了一下:“孩子们真有饭吃。”

    “有的,我这就回去给他们炖鱼汤。”篮子往赵婶子怀里一塞,白非墨就要走。

    “小墨呀,你等一下。”赵婶子将人喊住,刚朝屋里喊了一句,“老头子。”

    赵大叔就拿着一小袋子米和一捆菜出来了,细细一看,连葱姜蒜这些调味品都有,还有早晨赵婶子揪的面片。

    他老脸微红的往白非墨怀里一塞,又头也不回的进了里屋。

    原来,刚才赵大叔进屋是去拿这些了,白非墨突然觉得心里划过一丝暖意。

    赵大叔和赵大婶有着这个时代的纯粹和质朴。

    她来给赵婶子送鱼,无非是因为赵婶子对她的帮衬,她觉得有必要礼尚往来回馈一下,也抱了搞好邻里关系的心思。

    但刚才,她觉得心里某个地方松动了一下,这种松动以前在高楼林立的快餐时代被磨平,那时候的人们大多太懂得权衡利弊,大部分的好都带有不太纯粹的目的性。

    “人越老,脸皮咋还越薄了。”赵婶子对着赵大叔的背影笑着嘀咕。

    白非墨看看怀里被赵大叔塞上的东西,笑眯眯的跟赵婶子道谢:“谢谢婶子,那我就不客气了。”

    “以后你再有需要,随时来找我。”赵婶子说的豪气干云。

    “那是一定的。”白非墨应下,“婶子您先忙,我去给孩子们做饭去。”

    “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