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墨轻香小说>历史穿越>东北第一堂 > 第22章:异地转移(一)
    那么,那个玉匣?

    我回身站起,走向弈盒。

    梵文,紫蜡,松枝,马尾草,羊皮纸,羽毛笔,物品在驱魔师的背包里被准备的井井有条。“召唤结界和转移结界升空,重叠之后落在大地上,这是不分时间可以用的。”重合,游离,物化,放空自己,像练瑜伽的智者,所有人跟着嘉宁道尔的祷告指引渐渐进入到双重意识上。

    看到树,树便枝干分明,年轮尽现;看到桌子,桌子的由木材运送到工厂,在大兴安岭的伐木场一切尽现。手按在这本“书”,我们姑且称呼它为书,意识追逐过去,一个声音从大周天传递到小周天,脉轮的明光闪烁了一下,经络伸展肉眼无法捕捉的触须:上古的秘密啊,只有我懂得如何使用你;先人的足迹啊,只有我有权召唤你;精灵的游弋啊,你听到的风是我穿过你;无法诉说的隐魇啊,赐予我结界生成。

    弈盒仍旧放在我手中,但明显沉了一下,好像从四周合力而来了什么,凝聚成一个点向下压了一下,瞬时天崩地裂,周围被无数线条包裹,耳边都是呼啸风声,日月星辰,河流干涸,昼夜交替,祭坛向下抽离,好像失去了重力,所有人身体上引,脚尖儿微微碰触地面,很快连这种微微都感受不到,身子被一种莫名引力上扬,身体不受控制的如同在外太空遨游。

    祭坛消失了,摔下来的时候恢复了重力,这一下可不轻,张熙的道家功夫居然还打了个转后翻而起,恢复平静后,众人望着四周,这是啥地方?可以确定的是仍然是地下空间,但绝不是刚才的那个,问题是,还是个墓,但不古,没有沧桑的年代感,觉得也就是几十年间出现的,最多最多不会过了一百年。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想不通。”莫芸冷静下来道:“既然法门寺当年是以考古的名义开启了地宫,那么从事这方面的人,应该都是这个领域专业的人士,地宫下有古墓,他们即便当时不知道,但随着发掘工作进行下去,肯定会被发现,即便古墓上安置一层地宫作为掩盖,对于仪器来说是说不过去的,考古的人为什么没有发现?”

    张熙捂着胸口顿了一下,道:“什么古墓,只是形似古墓,都是生门和死门。”

    莫芸皱着眉:“那也要有个入口啊,岂有发现地宫没发现下面还有墓室的道理?”

    “道理?”张熙道:“你觉得我们是怎么进入下面的?”

    “地宫下同时列这生门和死门,同时是一副巨大的曼茶罗胎藏,我们是由死门进入的,生门而出的,古墓?它完全是墓室的样子,即便不是那个时代,未来你也不可能用非方术的方法打开通道,这不是洛阳铲和机械设备去搞的,我们进入的是生死门之间,也是藏密佛教的一个布局,在我们道教上,也有另一个说法,叫奇门遁甲术。”

    总有什么是联系在一块的,我思索了一下,道:“地宫下应该有什么方式是可以进行地点转换的,往简单说,也许是机械机关,但这种不会传离太远,一种是方术进行的遁入遁出,还有一种是西洋秘术中的异地转移,这个是中世纪的巫师很擅长布置的阵法。这里一定有我们还未发现的原因,但可以列出来第一条,异地转移。”

    “

    当黑暗中眼睛渐渐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发现这里的墓室棺材的年头不算久远,而且空间不大,一眼可以看到头,而且只此一间,所以很快的,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唯一能注意的一个地方。当探照灯的光束一起打下来的时候,两口棺材直直的摆放着,这下轮到张熙无语了,这肯定不是古墓,也不是大墓,充其量算有钱人家的豪华坟墓,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的不是棺材,棺材几乎成为我们最常见的一种东西,而是前面的香案,一个狭小的供桌贴着墙壁,如果不仔细留意,都不会直接看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棺材上了。供桌上还放着水果,香炉碗的香灰落了半碗了,根据水果的腐烂程度看,也就十几天的时间而已,这地方还有人下来?!我在一头雾水的人中间,安静的站了一会,脑中飞快拼凑着五块地图,当初从复式楼出发前,我们曾有过一段没有结果的讨论,说的就是五块地图拼凑的法门寺,当时我和张熙都觉得地图暗藏玄机,其余人觉得我这些年被各种鬼怪接触太多,神经敏感了,其实我当时就有这种感觉,王政这么大方的送地图,因为他知道,双重秘密下,能让我们知道的,无所谓,不能让我们知道的,也不会被察觉。

    “还记得那五块地图吗,我当时说像什么?”

    “八卦,一个八卦。”

    “对,一个八卦,我知道这是哪儿了,虽然我们还没搞清楚怎么来的,但我们已经隔空跨地三千里了。”

    几人面面相觑,不明白我在说什么,我坦然道:“如果只是普通的八卦做成的物品,法器,就随处可见,法物流通处就是干这个的,不稀奇,但本土只有一个建筑,完全环绕八卦图做成学院,所有的风水布局都是逆向的,连外行都看得出,所有的设计都不正常,却在维系运转着。如果我没猜错,第一个棺材是孙中山的衣冠冢,第二个棺材是姚永芳。”

    “永芳堂!”

    真正实现异地转移的,是弈盒,此盒不仅能用作阴地转移,所以护在手里,面色凝重。

    一切和地毯上的绘制不谋而合,从上而下的俯瞰,S大所有的建筑群依次排成一个完整的八卦,太极两点分别对应两座主楼,宿舍的名字用红色漆刷抹,现作为历史系办公地的,就是这座始终光明正大闹着灵异事件,始终光明正大的不被承认的永芳堂。

    既然我们是在这里,我便不急于出去了,如果是永芳堂,那我知道出口。这里设的供桌,是有通道从地下通过来的,所以才能维系每月两次的点香,这确实很新,九十年代的作品,只是很阴,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实验室或者教学楼会这么弄。永芳堂的墙体非平面设计,而是向外供着,而且斜度不均,好像要把迎面走来的人压倒在下面的感觉一样。传统的建筑学是尊重自然界环山抱水,借气养人的,而这里是借气养鬼。只有气机收拢住,平和稳定的流转,才适合人的居住,也对于了阴阳交替,像永芳堂这样反将气机外放形成冲煞格局的,只有给军事建筑中偶然会用。

    十八铜像分列两旁,这在建筑学中是大忌,想想秦始皇的兵马俑吧,只有在陵墓中摆放石人石马才是这样的格局,加上张力向外压制的建筑面和铜人不伦不类的设计,中间这片场地必然气流混乱,常年修持气功的人一走进去,会有明显的感受,气场非常混乱!如果感知敏感的人,和体质爱招阴灵的人,就会感到有一些不适,说不上来的难受,这是气流严重乱窜对人体造成的微妙反应。相反,阳刚之气强,时运正旺的人走入,不会感受到太多,但也分在哪里,如果直接进入我们所处的地方,再旺也是削减。墙面夹角刀锋尖锐,对着文科楼,楼体根本不该这么设计,如果已经盖成了这个样子,正确的做法是多种一些杨树,切记柳树和槐树,而这里居然种了三个椰子树,远远看去,跟三柱香一样在拜祭什么。

    永芳堂的大门正对的广场和草坪连成一片,然而草坪却一马平川,挡煞用的屏风,假山,景观石之类的完全没有,外部的杂气无遮无拦,直接冲进了广场,又和永芳堂弧形墙面所形成的煞气在广场上对撞。如此一来,这里的气场混乱到什么程度不明而喻,一个内循环聚阴,一个外循环吸纳人气,这种结构对地气的影响不是汇聚什么,而是向外反射和发散,白色的面体和通道的黑色印记,整个是无常鬼族往来的阴路。这个地方很邪,心神不定的时候,走在台阶上,向上有种被压下来的的感觉,向下有种被推下去的感觉。

    侧对着的剑型的中轴线,是一个风水局的灵柩,弥漫在前方的利剑之气,处在面前这片草坪上的戾气可想而知,就算是万里无云的大白天,也一样会有种怪异的感觉。除此之外,树立铜像也犯了大忌,人不对,位置不对,姿势不对,路线不对,排序不对,所有的不安分形成了更加强烈扰动和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