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强比起钟春霞,对钟洺的信任要更多些。

    男人对男人,总是宽容。

    动辄就说,谁年轻时不是这么过来的,待年纪上来,要紧是成了家后就好了。

    他对钟洺的说辞毫无怀疑,欣慰地点点头。

    “要走时虎子会来喊,你醒的着实早,大概再过半个时辰就是。”

    虎子大名钟虎,是钟洺三叔的大儿子。

    钟洺父亲是兄弟姊妹共五人,钟父是老大,走得却早,往下数就是钟洺的二姑、三叔、四叔,还有一个嫁去别的村澳的五姑伯,是个哥儿。

    现在这一大家子,基本以钟三叔为首,凡事听他说了算。

    二姑父唐大强不算土生土长的白水澳人,在村澳里只一个老娘,再无别的亲故,所以他但凡出海,都是跟着钟家人一起。

    这也是水上人的习惯,凡是出海,必要结伴,称为“罟朋”。

    一罟内多是同族的人,大家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此才堪信任。

    钟洺见时候还早,打了个哈欠继续煮粥。

    炉膛里的火苗成了周遭的唯一亮色,待粥水开锅,他又摸几个墨鱼干蚬子干之类丢进去。

    今天是要出海卖力气,只喝粥喝不饱,钟洺扒拉了一遍家里存粮,拎出几条咸鱼泡进水里,和二姑昨日送来的米糕一起,等着上锅蒸。

    过了卯时两刻,晨光熹微,成片的连家船上间次飘起几缕炊烟。

    今天出海捕蛰的人不止钟家一家,毕竟捕蛰是入秋之后水上人为数不多挣钱的路子,秋后海上渔汛不丰,能大量网捕,腌制成耐放的样子,好拿来换银子的海货,只剩下海蜇和墨鱼。

    偏偏两样都是要受苦受累的。

    捕蛰要起早,为的是赶潮水,抓墨鱼要贪黑,因墨鱼追光,需用火把诱。

    过去的钟洺不乐意干,原因就在此。

    现在不同了,他盼着进兜里的一毫一厘,都是凭自己真本事挣的。

    再不敢投机取巧,盼着天上掉馅饼。

    “大哥,你起得好早,几时了?”

    附近船上的人基本都起了床,折腾出不小的动静,钟涵被吵醒,睡得迷迷糊糊,揉着眼睛出来寻钟洺。

    “卯时了,你起来得正好,早食现在就能吃,吃完我把你送去二姑家船上去,大哥今日要出海。”

    钟洺掀开煮粥的陶罐,热气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