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高长天和几个擅长种地的老把式看过后,决定开荒。
他们给牛套上犁,在草地和水源中间开出一片荒地,大概只有三四分,却把众人都高兴坏了。
乡土人家,最看重的就是田地,有了地,心里就有了底。
众人好似有了盼头一般,开始精心侍弄起这点地来。
积攒下来的牲口粪便,跟剁碎的干草一起埋在土坑里发酵。
把地里翻出来的石块都捡出来,再用耙子把土疙瘩敲碎,细细推平整,再用铁锹堆出垄沟。
然后才开始育种,担心天太冷种子不发芽,又弄了个育苗池,晚上盖上用茅草编成的厚草席,白天太阳升起再揭开。
等到种子发芽,地窖子也挖好了,重伤员们的情况也稳定住了,众人开始搬家。
刘一手在第二天就被高长天派人送回了城,双方约定,以后高长天他们再想请他看诊,就在城外三里坡的土地庙神像后留字条。
他会安排小乞丐每天从狗洞钻出去,去土地庙里查看,看到字条就会自己带药过来。
这样省的高长天他们进城还得交入城费,也省的他自己被衙门的人盯上,还能帮高长天他们捎带一点生活物资,赚个差价。
大家互惠互利,合作愉快。
中间刘一手收到字条过来了一回,又给伤势最重的几个人看了看,重新开了药。
还给小娃娃们带了一包糖块,可把高三宝几个高兴坏了,天天跟大人们念叨小大夫小大夫。
这次要挪动伤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高长天让人给刘一手留了字条。
刘一手第二天一早就过来了,查看了伤员们的情况,确定可以挪动,高长天他们这才决定搬家。
刘一手也跟着帮忙抬伤员,照例留下吃了顿饭。
高娇娇见他吃的心不在焉,不像之前那样狼吞虎咽,忙关切询问了一番。
刘一手长叹了口气,跟众人说起外面的情形。
那个寿天王不断扩张地盘,现在平阳府、潞安府、汾州府以及其周围的县城乡镇,都是他的地盘。
他们下陵县离潞安府不过百余里,往南还是受灾更严重的豫州,流民四起,土匪横行。
简直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实在艰难的很。
眼下商队不敢过来,城里的粮铺都关了门,城中百姓只能拿户帖去衙门粮仓买粮。
掺杂了石头的陈米,现在都卖到了一两银子一斗,别说穷苦百姓,就连商贾富户都吃不起了。
还有水,以前只是限制,每户每天能去井边打两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