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轿子人人抬,别人捧场,宁无咎自然不能冷着脸,一直乐呵呵客套着。

    何况,谁不爱听好话?

    王齐天板板正正地坐在另一边,看着这幅场面,目光耐人寻味。

    这一幕对他来说太熟悉了。

    往日里,他作为书院中最有才华的学子,向来是众人恭维的对象,他打心底也觉得是天经地义,如今却是尝到新人换旧人,人走茶凉的滋味,心里竟生出一股酸意。

    “哼!一群小人”。身旁有人低声啐了一下。

    这人正是在牢房中怪罪过宁无咎,与李丰有过争执之人,姓常,单名易,家境尚可,家里人与王家有些生意往来,所以与王齐天比较亲近。

    王齐天苦涩地笑了笑,“人之常情罢了”。

    常易撇撇嘴,不屑道:“旁门小道,难登大雅之堂,怎么比得上王兄你真才实学?”

    王齐天摇了摇头,对此话并不怎么认同。

    “肃静!”

    门口一声厉喝,书堂为之一静,众人纷纷噤声,慌忙各自回到自己位置。

    王齐天看到门口之人后,也连忙站起,与众人齐齐大喊:“胡先生好——”

    胡先生,是书院中的一个老夫子,专授经义,为人古板,整天挂在嘴边的便是“圣夫子曰”。

    “上堂时间吵吵闹闹,成何体统!”胡先生走到案桌前,居高临下怒视众人,目光转到宁无咎身上时停了下来,“宁无咎,帮府衙破案,好大的风头呀,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才能更胜黄大人了?”

    “学生不敢”。宁无咎赶紧低下头,不敢触其目光,两世为人,他仍旧是害怕老师,特别是这种上了年纪的。

    “圣夫子曰:君子有九思,事思敬,疑思问你可有了?”胡先生恨铁不成钢,怒哼道:

    “明知王府后院有危险,不知敬畏,还敢夜里闯进去,平白引祸上身,岂非愚蠢?”

    “先生说得对,学生知错”。

    胡先生见他态度谦卑,脸色缓了许多,目光转到其他的同窗身上,“还有你们,喝酒惹事,怂恿同窗犯错,白白在牢里呆了多么些天,落下多少功课了?”

    他大手一挥,指着外面,“也别跟我说知错了,都给我到外头好好站着,晒一晒身上的浊气!”

    众人耷拉着脑袋,便是王齐天也低垂着眉头,一声不吭走出学堂。

    “上课!”

    ……

    学堂中书声琅琅,外头烈日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