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青年报社家属院。

    萧冬鸽带着女婿王振华游街,逢人就说女婿被北理工特招为大学生,现在四九城户口。

    别人要是不相信,她就让女婿拿出户口证和学生证。

    有人疑惑,“这怎么可能?夜校生直接被大学特招,全国都没有先例!”

    萧冬鸽眉开眼笑,“他大婶儿,我早就跟你说过,我是看中了振华的潜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有人感慨,“老萧,以前大家都笑话你家,说你贪图钱财,把闺女卖给会打猎又有钱的山沟子农民。”

    “哪个王八蛋说的?老娘撕烂他的臭嘴。”

    萧冬鸽狠狠啐一口,“当初女婿扔给我一千块钱的聘金,我一分不要,我就知道俺女婿是人中龙凤。”

    一群人围着母子二人拍马屁,都羡慕王振华被大学特招,一步登天成了大学生。

    有个老太太称赞,“小萧,还是你的眼光好,这下钓到金龟婿了。”

    萧冬鸽笑得合不拢嘴,“他大娘,主要是女婿争气,哈哈……”

    王振华哭笑不得,丈母娘就是向小伙伴炫耀玩具的小孩子,而他就是玩具。

    很快,整个家属院都知道了,老萧家的女婿被北理工大学特招,从农民到大学生华丽逆袭。

    炫耀完毕,王振华去粮店买二十斤粳米,跟着韩英杰回延庆。

    公共汽车离开四九城,王振华皱起了眉头,沿着公路有很多小高炉,无数人在高炉附近炼钢。

    韩英杰小声道,“咱们的钢铁产量要在今年超过英国,现在全民炼钢。”

    “扯淡。”王振华冷笑。

    “别乱说。”韩英杰急忙捂住他的嘴,悄悄看附近的乘客。

    这时,王振华又看到很多人拿着洗脸盆、铁锅走向小高炉。

    身为机械电气工程师,实在是没眼看,索性闭上双眼睡觉。

    就这种土法炼钢的生产工艺,只能把好钢炼成废钢。

    汽车来到延庆镇,王振华回到家,顿时被四合院里的邻居包围。

    他被四九城特招的事,早就被有关部门传到延庆区。

    这是很光荣的事,延庆区大肆宣传,董秋兰等人早就得到消息。

    大学生衣锦还乡了,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街坊邻居纷纷过来看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