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前面一百年,圣人频出,百家你方唱罢我登场,越往后,基本上都是在稳步发展,吃着老本。

    这时候突然给他来一个准圣级的祸患,还是专门针对他的儒家的。

    这谁顶得住啊?

    你说要是来论道就算了,大不了咱们稷下学宫硬碰硬,有稷下学宫的加成,诸葛二自信对方不亲自出马,他立于不败之地。

    可回来之后数日,诸葛二也发现了,这个【南子】不仅强大得过分,而且目的极其明确,她压根不和诸葛二这些诸葛先生去抢夺什么苍生士人。

    她就是单纯地去质疑败坏你儒家的风气。

    这一点就很致命了,诸葛二自己底子不干净啊!

    要是完全的浩然儒家,哪怕遭到质疑,也自问心无愧。

    可在诸葛二手中的儒家,那是在他计划中准备黑化的,这官方黑料都有不少,你现在强行揭开,诸葛二就瞬间尬住了。

    到底是保儒还是反儒?

    这对诸葛二来说甚至已经成为了一道难以抉择的选择题。

    在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前,诸葛二甚至不敢出面亲自和这位【南子】对上。

    只不过,他不想,是他的事情,【南子】可不会惯着他,拖延了半月之后,当诸葛二不得不面见【南子】之际,是因为在儒乡的大殿之上,此时一袭青衣的【南子】竟然已经做到驳斥大儒的地步。

    如果说之前南子的出现对于诸葛二来说还是一道选择题,那么当【南子】不仅仅想要败坏儒家名声,还要证明他的儒家并非正统之时。

    诸葛二就别无选择了。

    儒乡大殿,一袭儒袍的诸葛二,缓步上前,他的目光看向那个时而端庄时而妖媚的青衣女子。

    不待他回话,【南子】已经开口:

    “这就是诸葛先生吧,不知先生对,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何解?”

    没有半分试探,一上来就是和你拼刺刀。

    这个世界的孔子正是诸葛二牵引,自然也没有经历过南子实践。

    但偏偏这句话正是蕴含着儒道正统气息!

    若是换作任何一个人,说出此言时并不会引动半点异常,但唯有南子不同。

    在之前的半月中,南子直接通过思想武器,并伴随着这一句出现在《论语》中的文字,直接幻化出了那个场面。

    那是对于儒道先圣的极致侮辱,偏偏唯有【南子】可以掌控这一句。

    这个南子就是靠着这一招鲜,准备来搞乱整个儒家的,诸葛二哪怕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依旧在其一问之下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