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玖玖没有露面,只是淡淡的应声道,“嗯,我们走吧。”

    于是,来时三人行,回去时,变成了七人行。

    一辆马车,四匹马。

    回到灏源农庄时,是半下午,太阳还未落山。

    当蒋振南和卫旭扬一踏进灏源农庄的范围,就像是个没有见识之人,满眼震惊不已。

    蒋振南指着小路两旁稻田,问道,“老卫,这……这是什么啊?是杂草吗?可我怎么看着这么像穗谷啊?”

    还不等老卫回应,大傻子则勾着唇瓣,嘲讽道,“你们俩个傻帽,竟然把水稻认成了杂草,真是笑话。”

    蒋振南和卫旭扬俩人一听,满脸的惊讶,“这……这是水稻,这怎么可能?水稻,我认识啊,这一路回来,路边两旁的田里,种的不都是水稻吗?可那些水稻长得又细又长还焉黄焉黄的,可这些水稻,长得比牛筋草还茂盛,杆径又粗又大,叶子又大又绿,啊,你们瞧这稻穗,又满又长,这得多少谷子啊。”

    卫旭扬干脆跳下马,蹲在路边观察起水稻来,说道,“这……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水稻,这是怎么种的啊?”

    他们是公子哥,但这几年跟着轩辕澈在军队,也是有一些见识的。

    旁边一位老伯经过,听着他们的话后,说道,“我老头子种了一辈子粮食,都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水稻,你们这稻穗满满的,这收成肯定很好。”

    蒋振南满是好奇的问道,“那老伯,这水稻长得这么好,你估计一下,这水稻会有多少收成?”

    那老伯摇了摇头道,“我这辈子都没有见过长得这么好的水稻,我也无法估计。以前,我们种地,收成最好,则在四百斤左右。但瞧着这里的水稻,稻穗满满的,那肯定是不止四百斤。”

    这时,轩辕澈作为大傻子,憨憨的说道,“小玖说,这庄子里的庄稼,一亩地收成大概七八百斤。”

    “七百八百斤?”蒋振南和卫旭扬异口同声一同震惊,“这怎么可能?”

    七八百斤一亩地,那简直是他们无法想像的高产啊。

    如果全国各地都是这样的收成,那百姓会饿死吗?军粮会缺吗?

    “没什么不可能的。”大傻子如家长为孩子优秀骄傲一般的神态,大声的道,“别人种的水稻,长得又细又黄,小玖种的水稻又粗又绿,你们没看到这稻穗结的谷子,满满长长的,这收成怎么就不能七八百斤?”

    蒋振南和卫旭扬瞧着大哥的模样,沉默了。

    这水稻是安玖玖种的,大哥在骄傲个什么劲啊?

    老伯惊叹了一声道,“我这辈子能见到一亩地产七八百斤粮食的庄稼,死而无憾了。”

    农民的地位在这个时代,虽不是最低的,可却是最穷的。

    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却在很多时候,养不活一家人。

    农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不饿死,不冻死!

    大傻子听着老伯伯的话后,自信飞扬的道,“老伯,你肯定不会遗憾的。等来年,你们也一定能种出高产量的粮食。老伯,你就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