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明神宗却专宠郑贵妃,非但不喜王恭妃,对皇长子朱常洛也甚为不喜。
非但不顾文武百官的请求,迟迟不将朱常洛册封为皇太子,甚至迟迟不让其出阁读书。
更是在郑贵妃给他诞下朱常洵之后,他立即将郑贵妃封为皇贵妃。
甚至还拟下了立朱常洵为皇太子的密誓。
就这样,朱常洛从小根本不得明神宗的欢心。
虽然后来太后出面,朱常洛才勉强被封为皇太子。
但明神宗对他依旧不冷不热,甚至还留着朱常洵在京不就藩。
对朱常洛太子的位置构成严重的威胁。
这种种因素,导致朱常洛谨小慎微,压力巨大,只能纵情酒色。
退一万步说,即便朱常洛有明君的潜力,也是毁了。
再然后,朱由校和朱由检出生。
但很可惜,就连朱常洛都不被明神宗所喜。
朱由校算得了啥?
至于朱由检?
呵呵……那是谁?
明神宗对其根本就没有印象。
甚至朱由检也就五岁那年和父亲、哥哥一起,远远地见过其一面。
(PS:有些啰嗦,许多人只知道崇祯性格上的缺陷,却不知道他的童年遭遇,这两章主要是想告诉大家他为何会变成历史上那样,同时这本书里的性格为何又会这么开朗,当然作者不是专业学历史的,查资料肯定有出入,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