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前来继续朗声道,
“我还有个消息要告诉各位叔叔伯伯,包国维的底细前段时间我们已经查清楚了!这家伙之前只是区区一个江省小城内的门房之子,泥腿子出身,
后来运气好走了大运考进了军校中……”
“军校生……应该是有点关系吧,不过这样的泥腿子当了兵自然是不通文墨,一介莽夫!”,诸豪绅撇了撇嘴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王秉则先是顿了顿,听众人这般态度便紧接着将一个重磅消息放了出来,
“想必诸位应该对立宪二十五年、二十六年的兵役之祸印象应该挺深吧?”
兵役之祸!
一听到王秉则提起这个,众人皆是脸色大变,一阵倒吸凉气,紧接着便是议论纷纷,他们对于这事儿印象可是十分深厚。
王秉则口中的兵役之祸,也就是1936年到1937年间政府成立了兵役改革督办公署的事儿,公署在鄂省、川省两地试点开展了兵役改革。
一开始改革是只局限在了兵役制度,尤其是预备役制度领域,但是由于预备役涉及到当地地方政府协助,所以改革范围开始扩大,
公署在中央社会局的支持下重新成立了农会,向预备役士兵家庭开垦和分发土地,还在议会党部的支持下在基层设立了党部和兵役所机构,代替了乡公所,夺取了由豪绅担任的乡约权力,政府力量重新下乡。
农会和党部的力量越来越大,依托枪杆子预备役部队,开始清量田亩,追缴和清算税收,矛头直逼各处豪绅地主,并且这个势头开始朝着各地蔓延,
众人一看此情形,不由得想起了当初的那一抹红色,心中顿时打了寒战。
幸好当初日本人入侵,兵役改革被迅速叫停,并且在宁沪杭沦陷后议会为了获得内地支持开始清算督办公署,这才将众人的心重新安稳了下来。
要知道,当初他们得到消息,督办公署在鄂省的干部学校即将派出一批干员前往郑州试点进行,所幸是被全员逮捕审判,否则他们必定会是大出血。
“经过我的人调查,那包国维便是当初的鄂省兵役督办公署的专员!而且还是渝城督办公署的第一任公署长官!”
“什么?!”,众人闻言皆是大惊,“这怎么可能?他才多少岁?一个泥腿子出身的东西年纪轻轻就能担此大任?王公子莫不是在与叔叔们打玩笑?”
王秉则显然是知道众人不会相信,所以他只是微微一笑,而后抬起手,身后的副手立即将一份文件呈递到了他的手上,
他将文件袋打开,从中掏出了一沓卷宗。
“这是我在渝城的朋友搞出来的复件卷宗,上面内容是川渝督办公署被抓人员的口供,诸位看了就知道我是不是在开玩笑了!”
说罢,下人立时上前将那些文件分发给了桌上的众人。
不过几分钟,一众人等皆是惊奇,眼神中满是严肃。
王承庚笑着看着众人,但是眼中却没有一丝笑意,“眼下看样子包国维是要常驻郑城了,若是这次让包国维安安稳稳地在郑城拿到实权,还有咱们的活路吗?”
桌上众人皆是沉默,半晌后才有一人缓缓开口,
“中央已经对此定性,内中是有协约党人员作祟,并且在之后处决了一大批人!他包国维若是还敢走旧路,就不怕被安个通红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