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死纵队的官兵们迄今为止一共只打过两次巷战,分别是沪城和首都保卫战中。

    那时候身为首都宪兵司令长官的包国维领着四万溃兵在首都城内与日军数支甲种师团巷战,

    以四万人换命的代价打得日军沪城派遣军和华中派遣军短时间内无力北上与华北驻屯军会合,

    这也是为何大阪师团与矶谷师团战略重心由南进转为西进的原因。

    首都方面的日军还在休养等待大本营的援军,仅靠华北驻屯军南下会合,很容易遭到华夏军队的拦腰一击,

    因此为了保证战略会合不受阻拦,华北驻屯军抽调驻满洲的多支部队南下,

    进攻晋省和豫省,将华夏军队的重心重新调往华北。

    决死纵队的士兵们很快化整为排隐匿在夜色中的江阳城内,

    与不断赶来合围的叛军交火,相较于仅有一把步枪、几颗手榴弹的叛军,

    包国维的部下们显然富得流油,他们根本不会以身犯险,

    任何看起来有问题的地方,全都会被子弹和炮火先犁一遍,

    单兵掷弹筒、班用MG-35通用机枪、排属迫击炮,这样的火力加持下叛军根本不敢集结成队,

    黑黢黢的四周随时会倾泻出巨量火力,

    这些连军饷这种卖命钱都会被上官克扣的部队,

    士兵们的伙食水准自然也就不用说了,由于营养不良,许多士兵患有夜盲症,

    晚上乌黑一片根本看不清。

    而决死纵队则根本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在士兵委员会的监督下,

    基层士兵们的伙食虽然比不上在后方,但是也是向着好的一面看齐,

    最起码夜晚视力不会出现问题。

    不敢扎堆的叛军们只能各自分散,而后被进攻的决死纵队一一击破,

    若是从上帝视角来察看今晚的战斗情况,则会惊奇地发现,

    叛军的包围圈竟然随着决死纵队的进攻方向和节奏而变化。

    警备司令部内,刘书文一边听着部下发来的好消息,

    称成功合围了决死纵队,另一边却是对枪炮声越来越近的情况心急如焚,

    不是已经把他们包围了吗?怎么这战线越打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