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古代,总长55米的大舰也属于庞然大物了。

      在海船图志里面,还有比五牙战船次一等的黄龙船,可载战士一百余人,以及平乘、舴艋等各具功能的战船。

      但真正引起叶星魂注意的是,一艘轮式战船。

      使用的是轮桨,船体周围都有升起的垛口,上面还详细的画上武朝的各种大小型机弩。

      这个科技点点得就有些超前了,这已经相当于真正的战舰雏形了。

      详细的询问之后,叶星魂才知道,这只是漕运衙门当年的设计概念,还没等投入生产,造船厂就被拆了。

      “既然如此,你们就放开了手脚去做吧。需要多少钱,去刺史府找秋月就好。”

      “不仅如此,本王还会让人打造一支水运商队,到时候你们每年都有红利可以拿。月俸确实太少了,那就从商路上给你们补齐。”

      漕运衙门的所有书吏听闻,全都像是傻掉了一样,好半天才缓过来。

      集体对着叶星魂一躬身,“吾等定当鞠躬尽瘁。”

      离开了漕运衙门,叶星魂心里舒坦了很多。

      只要宋老三、李铁柱等人到了,还可以给现有的技术升级,等将来搞出来盖伦帆和郑和宝船不是梦。

      必要的时候,再把火炮安装在战船上,那可真就是无往不利了。

      试想一下,率领独步天下的舰队,俯瞰世界,是多么牛逼的一件事儿?

      回到了刺史府,叶星魂琢磨了一夜,商业方面有秋月坐镇暂时是没问题的,最重要的还得是文化输出。

      一切文化输出的根本就是教育,武朝的科举形同虚设,叶星魂准备在大定府搞小型的科考。

      光让人家读书不行,读书要有目标,更要有奔头。

      如果在关内,把科考扩大规模,让其超过举荐制,估摸着叶承乾都得被骂的体无完肤。

      但是大定府不一样,朝廷说了很多事情让他自己做主,搞科举也不犯忌讳。

      笑眯眯的拎着一壶小酒一个食盒,来了自强书院。

      杨寓泡了茶,也上下打量叶星魂,“小王爷,这是要落实本源了?”

      “知我者杨先生也!”

      叶星魂坐下,打开了食盒,倒了两杯酒,“杨先生有什么高见?”

      “高见谈不上,既然小王爷想试试,那杨某就说说自己的意见。”

      接下来,就是长达半个时辰的探花,杨寓一一列举了前朝的科考流程,以及选拔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