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是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一门课程,涉及到的很多内容对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内还是有些超前,尤其是里面各种理论都让人难以理解。

      苏少强却能在这门课上远超其他人。

      一直没说话的张环马上道:“舍长,你打算开连锁店?”

      “对,就是这个想法。”方亭序语气肯定:“你们都已经在工厂做了将近七个月,这七个月内,你们应该熟悉工厂的各个流程,接下来应该做的不是打工。

      我这里有货源,有运输渠道,还有品牌,下个月就是暑假,我们可以发展下连锁经营这种模式。

      也不一定非要你们自己动手,可以让你们的家人,亲戚,朋友帮忙。”

      张环听后不住点头:“这个办法好,根据书上说,这种经营模式其实在西方已经很成熟,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这种经营模式势必会在我国盛行,我们可以试一下。”

      “对啊,外国人能做,那我们也能做。”施琅拍手叫好:“说不定我们也能自己做生意当老板,岂不是比打工强?”

      施琅说完才发现自己的话有问题,赶紧冲方亭序歉意地笑笑:“舍长,我不是那个意思。”

      “大家都是一个宿舍的兄弟,不用解释,而且我也很清楚,你们不可能毕业后还在纺织厂打工,我只是给你们提供一个思路,并不是要把你们绑定在我这条船上。”

      说着,方亭序举起酒瓶。

      “当然,如果兄弟们毕业后能跟着我一块干,我绝对不会亏待你们,这次连锁经营在你们各自的家乡开展,前期费用我可以垫付,等你们赚钱后再还给我,如何?”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同意。”

      “同意,我觉得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酒瓶举起,现场就只剩下苏少强没有举瓶。

      见众人的眼神都看过来,苏少强脸上露出少有的坚定,摇头:“我不参加,我还是继续去工厂打工。”

      “为什么?”

      施琅最先发问,方亭序则是面露赞许。

      他最想看到的局面出现了。

      “因为我的家乡穷,无论是任何生意模式,想要赚钱,靠的就是繁荣的经济局面和庞大的客流量,你们的家乡在这方面都已经很有基础,连锁店开在你们的家乡自然可以盈利,但我不一样。”

      苏少强认真道:“如果你们有机会去我家的话就会理解,即便连锁店再大,再金碧辉煌,依然不会有人光顾,一个连温饱都勉强解决的地方,不可能有很多人在服装方面花钱。”

      听苏少强说完,大家全都沉默,沉思片刻后不得不承认苏少强说的对。

      人们只有吃饱肚子才有其他心思考虑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