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并非全然是夸赞。”静慈师太说道,“见多了大家闺秀那些蝇头小楷,你这行书倒也多了份洒脱趣味。就是有些笔画收不住,显得太跳脱了。”
玉凝若静静听着,其实也没多少感觉。
毕竟她原先也是不怎么会写毛笔字的,不过穿越后好像这身体的主人写的不错,她也就白捡了个便宜。
“字如其人,从这经书里,也能看出你的性子。”静慈师太又道,“这么多经书,怎么想着要抄《太平经》?”
玉凝若微微一笑,转头看向窗外。早秋的阳光显得很耀眼,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经历了些事情,想为自己,为身边的人求个平安。”她说道。
静慈师太点了点头,转头看明芜已经端着食盒过来了。
照旧是昨日的檐下矮几,一方软垫,一张矮凳,两人对坐。
玉凝若吃了一半,突然问道:“师太,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您。”
“说吧。”静慈师太放下了碗,接过明芜手里的手巾,掖了掖嘴角。
玉凝若瞥了一眼她碗里一半的饭,没有多想,继续问道:“昨夜我出门散步,在厢房附近发现了一个院子。院子里好像有人,我进去看了看,里面竟设了一间灵堂。不知道这灵堂里,供奉的是什么人呢?”
“有这等事?”静慈师太反问道,“贫道在五林庵住了十五年,也没听说过庵里还有灵堂啊。”
“什么?”玉凝若惊了一下。
可是昨日,虽然房中昏暗,但是她确确实实发现那是个灵堂。
香案、香烛、灵牌一应俱全。
只是她没来得及细看,就被玄极拉出去了罢了。
可是……怎么会没有呢?
静慈师太转头道:“明芜,过会儿吃了午饭,你再陪玉施主去看看。”
“是。”明芜应了一声。
静慈师太这才重新端起碗,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饭。
玉凝若心不在焉地扒拉了几口,便起身道:“那麻烦明芜陪我去一趟了。”
明芜侧身一引:“施主请。”
玉凝若几乎是飞奔一样地来到了那个小院外。
院门依旧是破落的样子,窄窄的一扇,原本门外应该是悬了一只灯笼的,不过年月已久,渐渐地也就没有了。
她伸手推开门,走进了院中。
白天来这里看,越发觉得这小院实在是颓废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