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档案袋边角,“你要把他带进见不得光的任务?”
铁路放下望远镜。
他想起凌晨穿越草原时看到的景象,启明星悬在枯草尽头,四驱车仪表盘的荧光映着作战地图。
那时他突然明白为什么老战友都说702团是块硬骨头,这里的土地会往军人骨头缝里渗铁锈。
“五年前边境,“铁路转身时作训服发出布料摩擦的细响,“我的一个兵是个装甲兵转来的。他在燃烧的货车里多待了十秒,就为确认有没有幸存者。“
上校的声音突然变得粗粝,“后来我们在他烧焦的笔记本里发现句话:‘当兵的要记得温暖过你的人'。”
王庆瑞的喉结动了动。
窗外的梧桐树正落下今年的最后一片枯叶,打着旋儿掠过车场高耸的伪装网。
铁路从胸袋掏出个战术平板,解锁画面是段夜间红外影像,某个身影在完全黑暗的仓库中穿行,每次转向都精准避开障碍物。
当画面放大到那人侧脸时,王庆瑞听见自己指节捏紧的脆响。
“夜间心理抗压测试,他在封闭环境待了八小时。“铁路的声音像在陈述天气预报,“监控显示他全程保持战术呼吸节奏,甚至在第三小时开始模拟破障作业。“
“还是说你的兵做不到?702团的兵害怕了?”
“生死之间才是真正的国之利刃。”
办公室突然陷入寂静。
楼下传来队列行进的脚步声,年轻士兵们的呼号震得玻璃窗嗡嗡作响。
王庆瑞走到档案柜前,柜门打开的瞬间,铁路看见最上层那格整齐码放着泛黄的训练日志——封皮上用红笔标注着“钢七连“。
“二十三个。“团长突然说,抽出一本日志翻开,“你要的人太多了。”
铁路的目光扫过墙上泛黄的合影。
照片里年轻的王庆瑞站在59式坦克炮塔上,背后是漫天黄沙。
他突然意识到这个办公室所有钟表都比标准时间快五分钟——装甲兵的习惯,永远要为突发状况留出余量。
更远处,三辆披着伪装网的96式坦克正缓缓驶出掩体,炮塔转动时阳光在滑膛炮管上流淌成河。
王庆瑞突然抬起头,带着毋庸置疑的态度:“嗯,话说前边,有几个兵我是绝对不给的。”
铁路笑了起来,带着意味深长的坚决:“嗯,那我也先说,有几个兵,我就是冲他们来的。”
王庆瑞冷笑一声:“好极了,你是要拿师部的命令压我吗?”
铁路冲王庆瑞那个好斗的表情微笑,并且把他的茶缸子拖过来喝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