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云飞见曹卫兵冲进了书房,便跟了进去,而刘宇轩和那十几个金衣捕快则留在外面继续验尸。
书房内,曹卫兵看着文房四墨,心中一目了然,一个人在那儿自言自语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这些失踪人口中,一定有人还活着!”
这时,慕云飞也走进了书房,见曹卫兵一个人站在书桌前发呆,便上去询问道:“曹兄,不知你一个人在这儿发呆作甚,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曹卫兵指了指桌子上的墨水说道:“慕兄你看,桌子上的墨水和毛笔笔尖的模样,你看出来什么没有?”
慕云飞顺着曹卫兵所指的方向看去,书桌上此刻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中,毛笔放在砚的上方,笔尖上似乎还有尚未洗净的墨汁。
笔砚里面,还有一个没有磨墨的墨块,中间摆放的宣纸上面还有一个尚未写完的字,看得出来,他的主人写到一半的时候似乎有什么要紧事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过。
曹卫兵见慕云飞许久不开腔,便解释道:“古人云,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缺一不可,眼前文房四宝齐全,证明此人打算练习书法,但是,字写到一半,似乎因为什么事情中断了,不过,这些文房四宝整齐划一,似乎从来没有人动过,如果凶手在这书房动手,这毛笔是不会放在笔砚上的。”
“不管凶手有多厉害,还是无法改变物理特性,墨水一滴都没有洒在宣纸上,意味着府衙的师爷是自己离开的,现在只要询问一下守城士兵,如果他们没有见到师爷,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师爷已经被杀害但尸体没有被我们找到,第二点就是,师爷自己很有可能就是凶手,但是,这不符合凶手杀人的逻辑。”
“如果守城的士兵见到师爷离开了,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这场悬案的最后知情者!”
慕云飞听了曹卫兵的讲述后,顿时点了点头:“曹兄和我想的差不多,现在我就叫金衣捕快去金陵城各个大门前去询问,估计一个时辰就能知道答案了!”
曹卫兵听了慕云飞的话,摇了摇头:“慕兄你刚来有所不知,这凶手可不是普通的杀人犯,我和宇轩兄去古宅发现黎捕头的尸体时,并没有第四个人在场,没想到,第二天这件事就传遍整个金陵城,证明凶手对我的行踪了如指掌。”
“如果师爷还活着,我们一旦大张旗鼓的去询问,那么凶手就很有可能跟着知道师爷还活着的情报,如果这样搞的话,那么本案唯一的知情者很有可能遭到凶手的毒手。”
慕云飞沉默了一会儿,叹息道:“还是曹兄厉害,居然能够想到这些,如果不是知道曹兄之前的所作所为,此刻我还会以为曹兄是某位隐士高人呢!”
曹卫兵翻了个白眼:“行了行了,少拿你那一套来忽悠我,对了,你的手下武功如何?”
慕云飞不知道曹卫兵为何会这么问,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道:“金衣捕快每个人都是义父他老人家进行精心栽培的顶级追案高手,不说武功很高,但是,比一般的江湖门派的高手要强上不少。”
曹卫兵点了点头,开口道:“这样慕兄,你把你那帮人分成三拨喊去各个大门询问,然后你再去一个方向询问,这样,谁先知道师爷所去的方向,那么,他们便立即前往寻找,而剩下的人则赶紧来到衙门回合,然后去支援那拨人。”
慕云飞思量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曹兄这方法确实不错,也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好,我就听你的。”
说完,慕云飞便离开了书房,留下曹卫兵一个人在屋内。
曹卫兵见所有人都离开了,并没有立即离开,反而在书房内寻找起来。无论是十八层地狱还是古宅凶灵之谜,看起来似乎都跟牢中的血债血偿有关系,那股怨气,没有深刻仇恨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这种情况下,让曹卫兵不由得想起了冤假错案,苦主被无辜判刑,真凶逍遥法外,苦主因为某种因缘际会,逃了出来,杀掉了当初的执法人员,来以此洗刷自己冤屈。
根据现在的种种迹象来看,这种可能性最大,而师爷作为纪录案件的人员,和前世法院的文案记录员相差无几,那么,这师爷的房中必然还留着大量的案件纪录草稿,按照大明律例,这些草稿要保存到下一任皇帝即位,新帝即位之后各个府衙的草稿才能被销毁。
现在的皇帝是好久即位的曹卫兵打听过,是十年前即位,那么,这里一定有近十年来的草稿,而刚才他们在查阅这三人的关系时发现,黎捕头死六年前来到金陵城衙门的,这个师爷是四年前来到金陵城府衙的,而王大人则是在八年前到达金陵城中,如此说来,唯一有交集的就是近四年的时间。
四年的时间内,金陵城所发生的大案曹卫兵都有所了解,四年时间内,金陵城发生的大案中比较有争议的有四个。
一个是金陵城人口失踪案,失踪者是一个地主家的小妾,而最大的嫌疑犯则是地主家的正妻,但是最后才发现,这凶手是地主家的管家,但是,曹卫兵发现,这家人在几年前就搬出金陵城了,地主家的正妻至今还活着,所以,这家人不会是凶手。
除开另外两个,就是狸猫换太子案。这场大案中,起因是金陵城三年一度的乡试,一个穷苦秀才高中举人,但被同时期的张家之人伙同监考官掉包,导致那位秀才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