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是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打败仗,哪怕不是自己指挥,唐继光也心情不佳。
慢慢唐继光等人到了客氏的府邸,客氏不在家,被天启帝叫了到宫中。唐继光好好梳洗一番,客氏也回来了。
一见到唐继光,客氏就禁不住眼圈一红,眼泪仿佛缺堤的河水,止不住的顺着脸颊落下。“冤家!你没有事情吧?呜呜!奴家当初不应该让你去辽东的……呜呜!你怪奴家吗?”
“有什么好怪的?你也是为了我好!”唐继光伸手抱住客氏软软的娇躯,安慰道。
“呜呜!”听到唐继光这样说,客氏心中更加内疚。
唐继光说了好一番甜言蜜语,这才让客氏高兴来。
躺在唐继光怀中,客氏只感觉无比安心,忽然心头一动,讨好似的说道:“冤家,王安那家伙死了!嘻嘻!你高兴吧?”
“王安?病死的吗?”唐继光怔了怔,有些诧异的说道。王安便是三朝元老太监,一向和东林党亲近,对于唐继光也多有打击。不过严格的来说,王安为人也算正直,朝野上下声誉都很好。
“那里可能是病死那么好!是活生生饿死的!这才对得起冤家你!”客氏笑嘻嘻的说道。
“饿死?他可是司礼秉笔太监?”唐继光更加诧异了,这司礼秉笔太监权势可不是一般的大,有个别称。内相!那些阁老阁臣则被称之为外相,可见其权势了。
“他那里还是什么司礼秉笔太监呢!奴家联通魏忠贤在圣上面前告发他的罪行,让圣上在王安这老家伙按照惯例推辞担任司礼秉笔太监的时候,顺水推舟让他去守皇陵。奴家再给那守皇陵的太监一点钱银。这王安没有吃的,据说最后只能够吃草根,即使是如此,过不了几天还不是饿死了!”客氏笑嘻嘻的说道,仿佛是在说一件普通事情。
唐继光心中却有些冰冷,难道客氏还是会成为历史那个蛇蝎妇人吗?只是客氏所做的一切,虽然谈不上都是为了唐继光,但唐继光绝对是在其中占据主要因素。
唐继光也不知道对此应该说什么好了。责怪客氏吗?这话说不出口来。不责怪吗?唐继光又害怕客氏变成自己不想见到的样子。那个时候唐继光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去面对客氏。
“怎么了?”客氏也是一个玲珑剔透的人,再加上心思都挂在唐继光身上。很快就感觉到唐继光有点不妥,似乎是不喜欢她,这让客氏有些惶恐。读书吧
想了想。唐继光还是觉得坦白说好了。“怜儿,你不觉得这样做太过狠毒了吗?就算是想杀王安,也让我来!我不想你日后成为了一个不择手段的妇人。”
“冤家,奴家不能够不这样做!你不明白的,宫廷的残酷。就算是比之战场还要甚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其他路走的!奴家如果不杀王安,睡觉都不安稳!你道奴家心中真的安稳吗?”客氏哀怨的看着唐继光。
“唉!你到底是女子,这样的事情不太适合你!这些应该由我来做。大丈夫就应该站在前面!”唐继光依旧坚持己见,不过语气中已经体谅了客氏。
“嗯!好吧!只是你为什么总是不能够待在我身边呢?”客氏哀怨道。
唐继光一时之间有些哑口无言。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唐继光需要在北京有一个可以信赖的盟友。更是因为天启帝有恋母辟。对于客氏非常依恋,经常让客氏入宫。之前更是让客氏居住在宫中,但因为好几个御史上表劝谏,就连刘一燝也为此在廷议上说事。客氏也唯恐唐继光吃醋,也半推半就的劝说了天启帝几句,客氏这才搬出皇宫,到外面居住。
不过天启帝的退步也仅此而已,有御史让客氏回到家乡的奏折,一律都被天启帝留中不发。留中不发就是将奏折放在宫中,不交给内阁议论,也不作出批答。实际上这已经是相当于天启帝拒绝了御史的劝谏。
而站在唐继光的角度上说,现在齐楚浙党虽然还凭借着方从哲在位的时候留下的底蕴支持着,但时机上任谁都看得出齐楚浙党的衰败已经无法抵抗了。
现在内阁为东林党所掌控,再过两年就是京察了。不出意外,京察将由东林党所掌控。而京察则是每六年一次的大洗牌,考察在京城中的官员,考察方法就不多说。
简单一点来说,考察结果好的,自然是升官发财门前了。考察结果不好,革职、告老还乡、贬官、调用。
前面三个就不用说了,这个调用是用的比较多的。咋一看好像没有什么,调到其他地方嘛!又不是贬官。实际上不然,别的不说,明朝因为历史原因,在南京还有一套六部的。不过那里是养老的地方,有着六部尚书的名头,但权力比之北京的不知道少了多少。
调到那里,可是足够让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为暮气沉沉的颓废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