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墨轻香小说>奇幻玄幻>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 第275章 这是哪里来的愣头青?
    他简直想哭,参加个会议听不懂是最悲催的事情。

    随着最后一位主讲人上台,陆时羡的注意力也变得愈发集中起来,因为屏幕上的论文名称赫然是《水稻结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参与减数分裂的机理研究》。

    台上,一位大约三十岁的男人打开主讲台上话筒开关。

    课件的第一页,他的名字和单位也随着显现出来。

    沪交大学,汪重轩。

    他的声音在偌大的会场响起。

    “众所周知,水稻是分子生物学重点研究的模式植物之一,同时它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最近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水稻中具有功能特征的基因许多都与减数分裂有关。减数分裂对真核生物的重要性就不用我过多赘述了。”

    “植物减数分裂的期间,细胞会在dna复制后分裂两次,细胞数量翻倍,但是细胞体内染色体的数量却只有生殖细胞的一半。”

    “这个过程中会有同源染色体的识别、配对以及重组等过程,共同去促成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前面的引语说完之后,他终于说到了他论文最关键的核心观点。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采用方便快捷的方法鉴定植物的基因。”

    “通过这些技术,因为单核苷酸多态性序列对应着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不同切割位点。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水稻结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进行监控。”

    “......”

    四十分钟的发言很快就结束了。

    在场数百人毫不吝惜他们的掌声,这的确是极具创新性的想法。

    博士生论坛作为本场大会中层次最低的分会场。

    而且他被组织方压轴安排做最后一场学术交流。

    并且能够吸引到这么多人来看,这已经说明了问题。

    按照他刚刚的说法,如果方法真具有普遍性效用。

    那么这篇论文最重要的发现不在于水稻减数分裂。

    而在于这个方法可以运用于任何植物,这能够做的研究那就多了去了。

    所以一种新方法的提出是极具价值的。

    “有没有同仁对此有疑问的?”主持人例行公事的问了一句。

    在国内,其实这种提问大多数就是走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