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你不是正跟着周院士做那个什么松材线虫侵染的课题吗?”
“你这还过来跟我们抢饭吃是干什么?”
闻言,名叫黄奇的男子却是苦笑道:“你又不是不懂,也仅仅只是跟着,最多挣点劳务费而已。”
“倒是你,刚刚发了一篇《Plant》的一作,这次应该是十拿九稳了吧?”
沈明秋无奈地摇摇头,眼神往那边瞥了一眼道:“还真别说,这次来的狠茬不少,今天注定是血流成河。”
“特别是燕大,凡是满足要求的几乎是全员报名了,入围的有不少狠人。”
“还有华科院的周康,放着植物所那么好的地方不待,居然也跑到这么远的南江来,我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黄奇笑了笑:“没人是傻子,大家其实想的都一样。”
“华科院没有这么年轻的诺奖得主,同样也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公告里面并没有发这次面试的具体细则,就是不知道这次能过多少人了?”
其实还有两点,两人默契地没有说出。
第一就是哪怕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愿意来这里的人同样大有人在。
能否出成果才是一名科研人员立身之本,跟着陆时羡做研究明显更有学术前途。
在这个角度上来看,薪资待遇和地理位置反而是次要的了。
用屁股想顶着诺奖团队的金字招牌,更容易受到编辑部的青睐和优先度。
所以在国外顶刊上发表就会更容易。
无论在哪,都会有名利场的缩影,这很现实。
其次,陆时羡其实在圈内是有些传奇度存在的。
而这次他在植物科学领域破天荒地获得诺奖,直接一战封神。
就植物学而言,陆时羡已经成为这个领域学术精神领袖般的存在。
而此前,与之相关的专业或者领域是冷门到很多研究生坚持不下去,最后出不了成果只能选择转专业或者退学。
但现在,自从陆时羡依靠植物天然抗病毒的成果,刊登在《Cell》上以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很多大学都在考虑是否在生命科学学院的植物学系专门开设一门数据分析或者建模课程。
甚至一些实力雄厚的院校甚至有了加快运用超算计算机进行的植物科学研究的打算。
就在这里,一身长裙飘飘的曲溪来到等候室。
“综合考核即将开始,请大家按照我接下来念的名字次序,依次进入会议室进行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