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墨兰坐月子的时候,朝堂上又发生了件事情,把太后气的够呛。

    因着墨兰生产时动静太大,导致整个汴京的人差不多都看到了。没看到的,也在旁人的口中听说了此事。

    墨兰又叮嘱赵策英利用这个机会造势。

    于是渐渐的,汴京出现了一种言论。

    说如今的官家是君权天授。

    不然怎么会从一介无人在意的闲散宗室,直接登基为帝?

    不然官家的孙子,怎么生产时会出现天降异象?

    这不正说明,官家、桓王,都是上天安排的吗?

    这种言论一出,许多百姓纷纷赞同。

    觉得就是如此。

    而太后一脉,有些人本就不是太后心腹,意志也不够坚定。

    等墨兰生产的动静一出来,这些人就直接背刺太后,转投了官家。

    太后气的牙痒痒,却无可奈何。

    为什么?!

    为什么连老天都在帮着赵宗全!

    太后心里越发的气恼,对官家更加生气。

    她感受到了压迫感,知道如果自己再继续坐以待毙,等来的只能是被架空,缩在后宫里当个木头太后。

    太后怎么甘心?

    先不说她厌恶赵宗全的思想理念和先帝不同,她自己本身也不乐意当个装聋作哑的太后。

    一旦尝过权力的滋味,谁又乐意把权力拱手让人?

    太后不愿,心里越发的急迫。

    这一急,也稳不住心态了,忍不住利用手中的玉玺生事。

    而官家对玉玺在太后手里不爽多时了,终于忍无可忍,想法子想把玉玺夺回来。

    顾廷烨在得知官家得想法后,立刻出了个主意。

    先让韩琦以处理公务的理由去跟太后借玉玺,然后在处理完公务后,直接把玉玺还给了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