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没有再问,一行人跟着就来到屋外,顺着大楼左侧的小道向背面走去。
这条小道是鹅卵石铺成的,但铺得十分平整,石头之间的粘合水泥填充得十分厚实,走上去没有那种讨厌的硌脚感觉。走到能看见楼后墙的地方,方清波忽然离开这条正常行走的小道,拐进了一片带着泥泞的草地。
草地有点斑驳,明显是被雨水冲刷后的结果,东一块西一块地露出了底下的泥土。
“新西兰的草种,通常是用在足球场上。可惜,移植的季节不对。”
“什么意思?”
“草皮移植通常是在少雨或者干燥的季节。这片显然是刚种不久的,正赶上雨季——昨晚还一场暴雨呢。根还没长好就冲成这样了。”
方清波指着草皮间露出的黄泥。黄泥上有一串清晰的脚印,间距大小不一,另外明显的特征是前浅后深,这是上坡时常见的现象。
“这是留下脚印的人上二楼的路线,从这里上去,可以少走一些路。”
杨昆顺着指示观察了一下,如果依然从鹅卵石小道走,到达二楼露台的阶梯,确实还要绕一个大圈,而从脚下的草地上去,差不多就是走在这个大圈的直径上。
“为了少走点路,却留下了一整串的脚印。”
方清波带着点讥讽的口气咕哝着。
脚印的尽头,是一架近乎垂直的扶梯,扶梯有十几条横档,两边是镀锌管焊成的扶手。抬头看上去,扶梯连接着二楼平台边缘的一个缺口。这样的扶梯,当然不会是常规的上下通道,应该是维修专用的。
每隔两三根横档,都会留着一些泥土的痕迹,一直延续到了平台上。然后,在平坦的地面,又恢复了完整的脚印。顺着脚印的路线,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走向。
杨昆来到了江淼房间的窗台下,蹲下身子,仔细地看着周边的环境。脚印到了这里已经有点模糊,但残留的泥土依然勾勒出大体的轮廓。最后一个是停留在窗台下的排水沟边缘,整个露台在这个地方有一个肉眼几乎看不出来的轻微倾斜,杨昆知道这是正常的排水坡度。
“怎么样?”方清波笑眯眯地望着杨昆。
“你大概想说运气不错吧?”
“可不。还有什么可抱怨的?我简直可以看到这家伙一路上来的模样了。”
“也许吧,这些……都固定好了?”
方清波又是不屑地耸耸肩。
“四十三码的旅游鞋,鞋底花纹很深,防滑效果应该不错。身高在180到185厘米之间,体重可以更准确一点,82公斤,上下误差不会超过500克。”
次日上午,刑侦支队的会议室,十几号人聚集在一起,让房间显得有点拥挤。
“办案组算是成立了,上面是局长和钟副,组里负责人是我、邢锋是副组长,另外,方清波全程提供技术上的帮助指导。人员除了已经在现场的那五个,暂定就是在座的这些。各个小组的名单、负责人以及各自的职责都发到大家的手上了。邢锋你带两个组负责山庄这个区域,秦凯你带一个组,主要负责搜查以及外围的调查,包括被害人在省城所属单位的联络。另外,去两个人到江淼的老家,一是看看有什么可以提供的材料证据,二是通知她的家人——现在知道的是她母亲还在。如果身体和精神状态允许,可能还要接到这里处理后事……这个等解剖以后我们再跟冯德兴和江淼单位商量。
大家有什么需要交代的事情尽快都跟家里说好。以后,每天24小时轮班。有意见现在赶紧说,定下来了就不能再改了。”
在座的一个个都是不置可否的神情,没有人提出异议。
“没有意见?好。接下来是情况介绍。清波,你先介绍下你们的工作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