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的战争不在少数,有项羽的破釜沉舟,有曹操的官渡之战火烧粮仓,也有刘备的火烧赤壁,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
然而,仔细想来,这些战例似乎都无法直接套用在当前的局面上。但以少胜多的关键在于出奇制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如何出奇制胜?张邺的脑海中不断思索着。
一种是善用时机,天时地利人和,火烧赤壁正是借用了湖面曹军连船的地利,又有东风的时机,这才借了一把大火实现以少胜多。
一种是给自己人打底气、下决心,项羽的破釜沉舟就是断了自己一方的退路,唯有战胜可活,江东子弟方能殊死而战,攻必克,战必胜。
第三种是让敌方失去底气,或者产生恐惧,官渡之战火烧粮仓,曹操奇袭袁邵军的粮仓,继而让袁军没了底气,从而击溃了袁军主力。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空城计正是让对方产生恐惧,从而司马懿退兵。
恐惧?对,正是恐惧。
张邺思绪万千变化下,终于灵光一闪,他兴奋地说道:“或许我有一计,不知可行?”
南昭仪、左亮玉听后,眼中都闪过一丝惊喜,都大为赞同。
随后,后面两队也来此集合。粗略算下,少了第一队的人数,现在整个队伍也才二百八十多人。
受三位将军的命令,众人开始砍伐草木制作火把,或者编制草人。
众人忙碌之中,偶有人偷偷瞥向张邺,眼中闪烁着怀疑与不解。
“这能行吗?咱这几百人,去挑衅好几千人的队伍?”
小兵陈六子一边编制着草人,一边忍不住小声嘀咕道,他的声音虽轻,却如同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泛起了涟漪。
众人本来就是溃败下来的散兵游勇,好不容易九死一生,如今又要与莫军作战,而且还是以他们区区几百人去碰人家莫军四五千。
是个人都明白,跟送死没什么分别。
但既然决定要去送死了,却又因为副大队长一句话。好家伙,大伙儿还得去编制草人。
说是一个时辰内必须完成,难道副大队长会大变活人,将草人变成真人?
人群中少不了发牢骚的,陈六子就是其中一位。
队长张安也停下了手中的斧头,直起身来,目光深邃地看向张邺:“张将军,你这计划听起来很大胆,但实际操作起来风险极大。我们真的能利用这些火把和草人吓退莫军吗?”
作为小队长,张安是知道整个计划的,虽然嘴上质疑,但内心里却无比希望一切顺利。
毕竟,此战避无可避,若此计划可行,能保住不少兄弟们的性命。
张邺其实也有些不确定,但既然话已至此,也要咬牙肯定地道:“我知道这个计划很冒险,但有时候,战争就是这么回事。
不是看谁人多,而是看谁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