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墨轻香小说>青春都市>铁马冰河:淮海重生 > 钢铁与血的变奏
    徐州郊外,前线指挥部。

    白崇禧的吉普车队碾过结霜的土路时,林远志正对着沙盘复刻马里亚纳海G0u般的地形皱眉。车门关闭的闷响从窗外传来,他抬头瞥见那个披着美式将校呢大衣的身影——白狐狸到底还是来了,带着桂系特有的矜持与算计。

    "健生公车马劳顿,怎麽不先知会一声?"林远志跨出门檷,靴跟相碰的力度恰好在军礼与挑衅之间。

    白崇禧的手杖轻敲地面,广西口音裹着武汉冬日的Sh冷:"听闻雨庵兄把徐州变成第二个四平街,兄弟自然要来送暖。"他身後的卡车正在卸货,士兵们搬下的木箱印着"汉yAn造"字样,分明是桂军仓库里的陈年旧械。

    作战会议室里,热茶腾起白雾。

    白崇禧用杖尖划过沙盘上代表华野的红旗,像在分割猎物的屠夫:"三个整编师,够雨庵兄包顿饺子了。"他故意用了共军劝降时的暗语,杖尖突然戳向林远志x口:"但装甲兵打巷战,好b骆驼钻针眼。"

    林远志按住那根镶象牙的紫檀木杖。前世记忆翻涌——1950年长津湖,志愿军用三三制渗透美军防线的画面,与眼前沙盘上的陈官庄地势重叠。他突然松手,任白崇禧踉跄半步:"健生公可知,拿破仑的近卫军输给威灵顿的散兵线时,也说过类似的话?"

    深夜,油灯将参谋们的影子投在帆布帐上。

    林远志推开战报,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注意!战车!》的德文封面——邱清泉在柏林留学时,古德里安亲赠的装甲兵圣经。书页间滑落一张泛h照片:1937年库默斯多夫训练场,年轻的邱清泉站在虎式坦克上,背後是德意志的万里晴空。

    "闪电战需要五百公里纵深,而我们连五十公里油料都凑不齐。"他对着虚空喃喃,突然抓起红蓝铅笔在地图上g画。德军的钳形攻势逐渐变形,最终融化成志愿军的"尖刀穿cHa"战术,蓝sE箭头如手术刀般切入共军防线薄弱处。

    "传令兵!"他猛地推开门,寒风卷着雪片扑进来:"让战车三团拆掉半数Pa0塔,改装运兵舱!各连挑选三百名会骑马的弟兄,明日开始摩托化步兵特训!"

    七日後,陈官庄外围阵地。

    李汉萍看着眼前这支"四不像"部队:M3A3坦克焊着沙包掩T,敞开的Pa0塔里架着捷克式机枪;边三轮摩托後座捆着迫击Pa0管,骑兵连的东洋马鞍旁挂着美制火焰喷S器。

    "军座,这算哪门子新战术?"他忍不住揪住传令兵。

    "古德里安加彭德怀。"林远志的声音从坦克舱口传来,他戴着德式坦克帽,脖颈却缠着八路军惯用的白毛巾:"用装甲集群撕开缺口,再用轻步兵渗透扩大——就像用开罐器剥开铁皮,拿筷子挑出r0U糜。"

    突然,三发红sE信号弹划破天际。改装坦克的柴油引擎轰鸣骤响,惊起满树寒鸦,却见那些钢铁巨兽并未直冲敌阵,反而沿着交通壕呈蛇形机动。每辆坦克後方三十米,三人一组的突击队贴着履带印疾行,将爆炸掀起的烟尘化作移动掩T。

    二十公里外,共军前指。

    粟裕放下望远镜,掌心沁出冷汗。这套战术像极了半年前豫东战役的风格,却又混杂着关东军的决Si突击——更可怕的是那些摩托化小队,总能JiNg准绕到反坦克壕的盲区。

    "告诉各纵队,把预备队的燃烧瓶全调上来!"他扯开领口,突然发现参谋们眼神发直。顺着他们视线望去,西南方天际竟有骑兵冲出雪幕,马蹄裹着麻布,鞍上士兵手持冲锋枪斜切向Pa0兵阵地。

    当晚,白崇禧站在观察哨里,手杖头镶的翡翠映着火光。

    他看着林远志用德式装甲兵勳章舀粥喝,突然轻笑:"雨庵兄可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也觉得能兼用西凉铁骑与巴蜀弩兵。"

    "然後失了街亭。"林远志T1aN掉勳章上的米粒,突然将铁勺掷向地图:"但健生公别忘了,最後收拾残局的是姜维——而他的沓中屯田,就在汉中。"

    两人目光相撞,白崇禧的杖尖微不可察地抖了抖。远处传来引擎声,第二批挂着"华中剿总"标志的卡车队,正碾过被融雪剂腐蚀的路面。

    陈官庄外围,黎明时分。

    林远志站在指挥部的高地上,手持望远镜,目光如炬地扫视着远处的共军阵地。他的战术已经奏效——粟裕的部队显然被这套“古德里安混搭彭德怀”的打法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林远志知道,粟裕不是等闲之辈,适应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