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已经吩咐江寒做好了准备,打算择日就出城,借着晚上夜色返回赵家村。
身上伤势已经恢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回去坐等了。只要诸多粮商将大量粮食运来永宁,只要静待阴雨天气的到来,那么一切危局都将不攻自破。
到时就不是他赵元高价求购粮食了,而是各路粮商求着他购买!
至于因为粮价暴涨是否会引发民乱,那就不是他考虑的事儿了,鲁海漕只要不傻自然会去想办法。而传闻消息中,各地官府紧急屯粮的举动,想必就是他的手笔。
这也算是先对鲁海漕借粮价向他下黑手的第一步小小惩戒,至于后面还会不会中计向他动刀子,那就要看对方的造化了。
一旦敢向他出手,那么他也不会与之客气,而到那时也才是他真正反击的饕餮盛宴!
而且趁着所有人注意力都被粮价乱象吸引之际,也将是他出城离开的最佳时机。
来到城里这么久,也连番闹出了这么多事儿,再不回赵家村也会导致人心不稳。
毕竟现在的村子里可不是只有之前的三万流民,还有新近涌来的七万之众……!
数日后,上京御书房!
精雕细琢的奢华龙案后,大乾武德皇帝刘坤看着会试副主考王傲的奏折,有些烦躁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一旁白发鹰钩鼻的总管太监盛千和。
连忙细心地将龙案上扒拉出来的奏折书信收拾归拢在一起。
接着压低嗓音小心询问道:“陛下,综合诸多消息,商事兴国之论的确是那赵元最先提出,甚至陆瑾瑜还和那赵元当街辩驳过。所以,王傲大人这道会元奏请……?”
陛下以文治国,想要挖掘一些隐于市井的饱学之士,昌盛大乾文道,以振朝纲。
所以今年的贡院会试,才会破例提前!
天知道那个陆瑾瑜,竟然大言不惭地将赵元商事兴国的建言在会考中据为己有。
却没想到因考卷中的清奇言论和朝廷时下小范围扶持的商事策略不谋而合,而那会试的副主考官,也就是翰林院主笔王傲,不知是因为和刺史陆山林有过私交还是觉得陆瑾瑜才华眼界超前,竟然直接将考卷奏请圣裁,想要陛下钦点其为头名会元。
不知道朝廷的商事策略,自赵元说出后就被魏老建议给了陛下吗?
敢在如此重要的会试上耍小聪明,无疑是触了陛下逆鳞,怕是要名落孙山了!
“以他人之见引申延展并无不妥!可公然声称为己所思之良策,却是欺朕无知呼?”
啪地一声将手里的奏折考卷甩在龙案上,刘坤不怒自威道:“还未出仕便敢蒙蔽作假,如此品行朝廷岂可用之?传旨贡院,即刻免去那陆瑾瑜的贡士资格。还有,责令王傲,为我大乾遴选良才务必要慎之又慎,不得再有疏漏!”
盛千和老脸顿时一凛,连忙应诺。
免去贡士资格,意味着陆瑾瑜不仅无缘第一会元,连前三甲也要丢了。
甚至就连王傲大人,怕是也要失了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