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个闹得凉州满城风雨自暴自弃的书呆子?”
老者挑眉,说着又落了一子道:“的确有所耳闻,但敢在院试上交白卷,简直有辱圣人教化。不过听闻他是因为家道中落,受了刺激。怎地,他招惹你了不成?”
苏晓蝶摇头,回想那日河湾路口所见,一边落子一边又道:“是不是外界对他有所误解?”
“误解?怎么可能!”
“可是……!”苏晓蝶红唇轻启,犹豫又道:“我见过他,胸中丘壑万千才气逼人,和寻常书生学子迥然不同。嗯,魏爷爷稍等!”
苏晓蝶起身走进了相邻房舍,没多久便又走了出来,手中还捧着两张纸。
她将纸张放在桌案边,开口道:“按照坊间传言,此人曾经的诗词造诣极为有限,如您所说是个自暴自弃的书呆子。可是现在,您再看看这两首诗词!”
老者微微有些诧异,随手拿起一张纸看了起来。
旋即眉头渐皱,然后抬眼:“难不成这是他所作?”
“没错,这都是我书写抄录下来的!”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此……,当真是他所作?”
“正是!那日就在这河湾路口,他与众书生辩论商事后沉思吟诵,此篇词作便当场问世。”
“而且在这之前,他还做过一首关乎农人的插秧诗!”
老者拾起桌案上的第二张纸。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苏晓蝶怔怔回忆道:“据说这首诗,是他为了抨击同窗学子康文轩几人的无知而作。不仅斥责他们无知自大,连农人耕种的道理都不懂。还嘲讽一些书生学子科举不成便只能成为寄生家族的废物……。”
老者没有回应,沉吟间他反复品读了这两首诗词,然后才轻轻放下。
狐疑道:“如果这些真是他所作,那便是他故意放弃院试,并非外界传言的江郎才尽?”
“魏爷爷,您说,有没有人会忽然开窍了的?”
“自是有的,你该知道前朝大离的着名宰辅虞景天,他辅佐离朝开国皇帝十五年,创出了着名的离元盛世。那虞景天生于书香,却不喜学问而好酒色,直至而立之年才突然顿悟,闭门研学三载,于大离王朝七年夺魁状元,自后一路平步青云官拜庙堂宰辅。”
“就连他的后人虞正,也就是现在大乾朝廷的御史中丞,不仅在朝堂威望颇高,就连因为改朝换代而衰退的虞家,也被他硬生生扶持成了大乾四大门阀之一。而且一个官宦门阀世家,能先后侍奉前朝和现朝廷,可想而知其间人物拥有怎样卓绝的智慧和能力!”
上京虞家,如今已然是大乾四大家族之首,位列第一门阀!
老者侃侃而谈,忽然又道:“若是没有记错,那虞家二子虞渊对你极为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