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尽管黄举天抵达长安后,并未与任何宦官产生关联,他仍将这一朝堂背景视为关键要素,列为重点思考对象。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你,邱慕阳。”
今日傍晚,黄举天清楚看见,邱慕阳的大名亦出现在榜单之上。
此刻,他在屋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脑海中不断复盘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得出的推论是:
“若当日上交的是一份毫无内容的白卷,那么黄巢的命运,绝不会出现如此惊人的反转!”
从一个本该落榜的商贾士子,一跃成为今科进士。
思来想去,最有可能的变数,便是那篇实为举报信的策论。
“会不会是牛党中的关键人物,打算借我这封陈情信,开启整顿科举吏治的序幕?
“又或者是邱慕阳背后势力的政敌,准备拿我当工具人,对邱慕阳一方实施打压?”
这个疑问在他脑海中不停地盘旋。
好在,相较于之前毫无头绪的混沌,眼下,他至少寻见了破局的方向。
想到三日后便是殿试,黄举天的眼神愈发坚定:
“让举报者与被举报者同台亮相?
“也对,幕后推手若要采取行动,还有什么时机,能比在武宗面前更合适?
“无论出手的是谁,此人既能将我送上黄榜,必定在朝中位高权重。”
黑夜如磐,寒露浓重。
烛火燃尽灯油,“噗”地一声,隐没在浓稠夜色里。
黄举天屈腿坐在窗前,隐于黑暗中,唯有眸光偶尔闪烁。
他的长臂随意搭在案上,修长指节叩击桌面,回荡的声响仿佛远方传来的战鼓,每分每秒砸在心头。
待到鸡鸣三声,天边泛起鱼肚白。
成亮从睡梦中悠悠转醒,下意识地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嘴里嘟囔着什么,抬手敲门道:
“阿郎,您起了吗?”
推开门,屋内弥漫着明显的烟火气。
成亮一眼就瞧见黄举天蹲在火盆前,焚烧写满字迹的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