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兰领着夏明嫣正从假山下穿过,夏明月没看见她们,便阴阳怪气地道:

    “娶夏明嫣?人家现在都是侯夫人了,还能看上这世子夫人的位子?也就是我,为了夫君,才肯迁就你们这端侯府。”

    “再说了,别以为我不知道,外面传她是小娘生养的时候,你们都打算悔婚了,还要定下何雨萍做正室。”

    “要不是换成了我嫁过来,你们觉得我父亲更疼我,我外公是当朝左相,你们早就让她做世子夫人了吧?”

    “呵,说白了,我能嫁进来,是你们求来的,为的是让阿玦哥哥袭爵,为的是你们的荣华富贵。我劝你们对我客气点,你们的儿女将来可都得靠着阿玦哥哥和我奔前程。”

    自从老端侯坏了事儿之后,因为牵扯的人太多,实在太多丢人,虽然没有明旨处置他们,可一直不让无辜的李玦袭爵已经说明了这当中必有密辛。

    何姨母和李姑母的丈夫因为各种原因早逝,家业也随之败落,现在各自的家境也仅仅是不愁衣食。

    可两大家子人,子女又都到了成婚的年纪,眼瞅着花销越来越大,再不找条出路,就要去过普通百姓的日子了。

    两家的儿子也都不是不学无术,只是想要考取功名或是凭自己找份好差事、做门好生意,那是不大可能的。

    她们二人就跟何夫人商量了一下,借着李玦成婚拖家带口地赶了过来,她们住在府里,帮何夫人看好内宅,子女住在府外的小宅子里。

    等过些日子,李玦袭了爵,端侯府就又是名正言顺的侯府了,侯府有属官,就是打理家事的,也比外面一般做生意的强。

    按照大恒的律法,普通人就是购置田地、宅院、买下人都是有规制的。

    但如果他们靠上了侯府这条大船,将田产挂在侯府名下,他们不仅能多购置田产,还能多买些下人打理庶务,做些买卖,就是税银上也能少交许多。

    其实夏明月说的没错,只是这话太直白了,对方又是长辈,一下子就让对方站到了礼教的制高点上。

    何姨母不像李姑母那般泼辣,她之前有好多年被夫家的族亲送进了庙里守寡,原本就温和的性子早就变得跟死水一样了。

    何姨母的目光平静无波,宛如一潭毫无生气的死水,她淡淡地道:

    “外甥媳妇所言诧异,你长姐身世上的那些闲话都是谣言,我们不是愚昧无知之人,根本不曾相信过。”

    “况且你长姐如今已经是钩翊侯夫人了,华家是什么样的人家?规矩、体统上是差了些,可他们是武勋人家,也不是不能理解。”

    “华家家风正,不作伪,不像权势低头。他们都认下了你长姐,听说最近都要请族中长辈带着她去祭宗庙了,说明谣言就是谣言,都是假的。”

    李姑母逮着机会,冷哼一声:“就是,你还是她亲妹妹呢,居然相信那些谣言,可见你没什么好教养。”

    “你……你们……胡说!明明你们之前就是那么说的,要不是跟何家的事儿之前就定下了,为什么要那么快接小何氏进门?”

    “你们现在不认了,还不是看她成了侯夫人,看我已经嫁进门了,就开始欺负我!要说也怪了,明明是你们李家求着我们夏家、楚家,怎么敢反过来了似的!”

    夏明月怒气冲冲地说着,要不是本身还有理智,真想搬起一旁的石头砸她们。

    没错,当时夏明嫣身世上的谣言是她们母女一手炮制的,那是想逼夏明嫣尽快答应换亲,还有让夏明嫣以后都低她一头。

    上辈子没成,是因为夏明嫣答应得太慢了,还没去换亲,赐婚她跟华靖离的圣旨就到了,这中间谣言传出去的时间也久了些,说实话,当中有些影响超出了她们母女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