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奔赴战场的半月之后,金军兵分两路南下攻宋,一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
听闻金兵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各地宋军大都不战而溃。金军来势凶猛,志在灭宋。
眼看战火就要蔓延到汴京来,赵佶又惊又惧,竟染上风寒,卧床不起。烧的厉害的时候,他握着王贵妃的手喃喃自语:“朕不是个好皇帝,朕没有能力挽救这大宋江山,朕不行,干脆让太子来坐镇江山吧,这破碎山河,朕,累了……”
这时候的赵佶,已隐隐有了禅位太子的想法。
病好后,赵佶下诏任命太子桓为开封牧,并特意赐给他只有皇帝才能佩戴的碾玉龙束带,以示对太子的信任。
我悄悄问过采薇,才知道这开封牧的职位相当于现代的开封市市长,并且,开封牧在北宋具有极特别的意义,在这之前,只有太宗赵炅、真宗赵恒在即位前担任过此职位。
赵佶此举,欲意已十分明显了。
经历过前段时间的东宫之争的赵桓本已如履薄冰,如今天降隆恩,赵桓对此有所觉悟,惊喜之余,不免有些担心,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时机登基,是否略有不妥?
但他来不及多想,没过多久,赵佶便急着将皇位甩手了。
十二月二十三日,金军攻入,在距离汴京不足20里的地方安营扎寨,赵佶如惊弓之鸟,急于推脱责任,于是命内侍传赵桓入殿受禅。
被蒙在鼓里的赵桓领命而来,早已埋伏好的太师童贯、宰相李邦彦等人将龙袍强披在赵桓身上,此时的赵桓才如梦初醒,咬紧牙关拒辞不受。
赵佶骂了句“不肖子孙”,竟活活被气晕了过去。之后,皇后郑氏前去劝说,仍旧无济于事。
我不由得开始同情赵桓,为了这个皇位,他担惊受怕、谨谨慎慎了小半辈子,如今真的轮到他来坐,却是即将国破。
听说禅位这事弄得挺可笑,赵佶见赵桓不愿即位,发了狠,命侍卫将赵桓抓到福宁殿,赵桓奋力挣扎,竟被打晕过去,内侍和朝中大臣合力将晕倒的赵桓抬到福宁殿,给他套上了龙袍……
我捂脸,赵桓是被宋徽宗君臣合力逼上位的,这事果然是真的……
新帝即位后,百官朝贺,我在众多的皇室子孙中远远见到那位“新官上任”的宋钦宗,分明也不是很大的年纪,却一脸的沉郁,看来,这个皇位他真的是坐的一点也不舒心。
历史缓慢的走着,赵桓即位后,改元靖康,意思为:安乐,健康。这个年号寄托了他对大宋江山无尽的希冀。
然而,金军很快兵临城下。
赵桓也是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受父亲赵佶的影响,他对金军有深入骨髓的恐惧,眼看局势越来越不利,他整日患得患失,今日主战,明日主和,多疑善变,缺乏主见。
这个时候,朝中一些臣子又开始递奏折,请求将柔福帝姬送去金国和亲……
我听到这个消息差点吓哭,柔福与赵桓素来没什么交集,再加上之前柔福的亲哥哥赵楷还和他抢过太子之位,赵桓这个没骨头的,若是记仇,真把我送去和亲怎么办?
等了好一阵子,不见赵桓有所表示,我的心稍稍放下了一点,过了半月个,又提起来。
原因就是——金兵攻破了汴京外城。
这国破的速度也忒快了点,隔三差五一惊一吓,我怕我还挨不到靖康之难,就先挂了……
某一晚,在城外的炮声终于平息之后,我打发采薇去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