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候自己也没法拒绝,只好答应下来。
当然毕仲游敢这么做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如今的位置极为关键,而且之后赵宗全也未必会再有这个机会。
在这种情况,毕仲游相信自己绝不是会被轻易舍弃的棋子。
见自己的目的已经实现,赵策英也不好和毕仲游一起待太长时间,免得被人发现,便相继离开。
等后面再回到皇宫,毕仲游便开始着手去忙答应赵策英事。
针对殿前司这边,毕仲游主要目标定在了那些从一开始就跟着李皓的人。
一般人会认为这些人跟的时间长了,忠诚度会比较高。
但根据毕仲游自己的经验,他却认为这些人当中,肯定会有一些人是可以拉拢的。
尤其是那些一直处于低位的人,这些人自己不得志,却看着别人步步高升,心里肯定就积累了诸多不满,只要将这些不满引出,不怕他们不乖乖入蛊。
反倒是宫女太监这边,是毕仲游以往没有接触过的群体,而且对于他们的底细也不了解,所以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不过毕仲游知道,人总归都是会有弱点的,这些人在宫中确实不好接触,但没有谁是单一生活在世界上的。
他们在宫外也是有亲朋好友的,既然接触不到他们自己,那不如就从宫外下手。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该怎么知道这些信息,要知道统管这些信息的宫闱局,从来不和外朝联系。
毕仲游在宫闱局也没有认识的人,要打听这些信息着实有些困难。
要不是答应了赵宗全,毕仲游实在是不想费这个功夫,但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来做了,只是一时间进展颇有些不顺。
而在赵宗全他们一心布局宫中的时候,曹皇后这边也有了新的想法。
在曹皇后看来,宫中两个领兵的将领都是自己人,再加上这两年宫中也没有进过新人,所以宫中的情况是值得相信的。
既然宫里面已经是铁板一块,那接下来对于曹皇后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稳定西郊大营。
当然曹皇后也不指望西郊大营的人能做什么,只要他们能在接下来保持中立,不要插手皇储之争便好。
要达成这个目的,一方面曹皇后利用的是曹家的人脉关系,拉拢西郊大营的实权派,而这一点也是与赵宗全的方式正好错开了,避免了双方冲突的提前爆发。
当然要让这些人听话也不容易,也还好曹皇后的要求不高,只是让他们保持中立,不要干涉宫中之事。
靠着曹家上两代人的威望,再加上这些人本来就不想介入此事,正好现在有了曹皇后的由头,便同意组成一个同盟,用以相互监督。
另外众人也答应会通过自身影响力,尽可能得一起约束西郊大营的人马。
不过在这之中,便有人提出道:“西郊大营的很多部将是英国公和前任宁远侯提拔的,若是没有他们两家的认同,只怕这件事的效力未必能那么理想。”
听到这话,便有人向参会的曹景休问道:“今日你既然是想商议西郊大营的事,那为何没有请他们两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