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见状笑道:「放心,孤一言九鼎,只要没有特殊情况,绝对老老实实的在合州待着。」
听到这话,王堃才算是满意下来,并说道:「这就好,另外你既然到了合州,之前你弄的那个义学,要不要去看一下。
反正现在战事还未开始,我们可以先去桓泽县停驻一天。」
对于这个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义学,却从未亲自踏足的地方,李皓也确实有必要去看看,便说道:「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去一下吧。」
因为义学里面的人数很多,再加上里面教授的东西,也和传统四书五经、君子六艺不同。
为了不引起其他人注意,所以便没有设在县城,而是独立于外围的村庄中。
里面从护卫到教学的夫子,都是李皓给安排的人,连王堃也只是在收到要求后,派人调配物资进来,自己也没有涉足过,因此这次王堃也明智的没有跟来。
李皓带着陈喜,会同义学前来迎接的人,趁着夜色离开了大营。
进入到义学后,李皓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给提的诸多口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天下一统而读书;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
再加上此时聚在操场上,挺立军姿热切望向自己少年们,还真有那么一股昂扬斗志。
随即李皓便走到了演讲台上,发表了一段激励斗志的讲话,和对安国侵略的强烈批判。
不过作为一个以前,深受校领导那种裹脚布式又臭又长的演讲会侵扰的人,李皓没太拖很长时间,就让他们解散了,
随后在夫子的引导下,众人走到了办公室,李皓问起了现有人员数量的情况。
如今这边的义学人数维持在了一千五百人,基本上是走了一批后,他们再从外面招人过来。
倒是火器营那边,占着三不管的优势,最近招了不少人进去。
反正有着商队持续运作而来的粮食,他们那边进展很大。
听完了介绍,李皓说道:「接下来你们这做下准备,这批义学出来的学生,我想找个机会打入到军中去。
毕竟如今两国战事的规模,看着就小不了,到时临近州县应该都会开始征兵。
这些学生你们都教的很好,打过几场仗后,底层军官必然会有空缺,正好是他们脱颖而出的机会。」
对于能为国效力,为统一大业效力,这些人早已是教育的置生死于不顾。
离开了义学,大队很快启程便赶到了合州城,在这里王堃也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毕竟前线作战军队加民夫近十万人,要调配粮草、军资,并维持整体运转,工作量可是不小。
因此李皓刚开始休息了两天,把合州城转了一圈之后,就去给王堃帮忙了。
然后王堃惊讶的发现,这被帮着帮着自己好像就没事可干,因为全部工作都被李皓给接了过去。
甚至即使是这样,李皓的工作状态依旧轻松的很,和王堃之前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