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没有想到,自己从扶风郡大胜而归,迎接他的不是什么赞誉和封赏,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噩耗。

    秦昇反了。

    四弟李元吉被打成了残废。

    大哥李建成被挟持出了长安。

    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小皇帝杨侑竟然被掳走了。

    要知道,当初就是他劝父亲李渊打着拥立代王杨侑的名义在太原起兵,得到了不少对皇帝杨广心怀不满的官员和将领的响应,最终顺利进军关中,夺取了长安。

    如今他们李家好不容易拥立了年仅十一岁的杨侑为帝,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杨侑却在这个时候被人给掳走了,他如何能不气。

    没有了杨侑这个傀儡皇帝当吉祥物,他父亲李渊的大丞相和唐王便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天下谁还会承认。

    知道这一切的根源都出在李家悔婚上,李世民心中自然是气急,却也不敢冲自己父亲发火,只能强压住心头火气,低声埋怨道:

    “父王,取消婚约这么大的事,你们怎么不事先跟我商量一下,以至于将事情闹到这般不可收拾的地步。”

    李渊看了次子一眼,随即长叹一口气道:

    “你正领兵在扶风郡跟西秦军作战,为父不想你因为此事而分心,便只跟建成和元吉商议过后就做了决定。

    唉,只是为父也没想到最后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虽说李渊的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李世民还是捕捉到了父亲眼中一闪而过的心虚,当即就想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恐怕父亲就是害怕自己反对取消婚约,才特意挑自己领兵征战在外的时候,选择跟秦昇摊牌。

    毕竟整个李家都知道自己对秦昇的赏识和看重,若是自己知道父亲打算悔婚,必然会坚决反对此事。

    不说秦昇本就跟妹妹秀宁两情相悦,单说秦昇对于李家和自己的价值,就是不可估量的。

    毕竟自从秦昇来投奔他们李家,他说过的每一件事最后都应验了,提出的每一条计谋都帮李家解决了不少大难题,举荐的每一个人李家都派上了大用场。

    有时候李世民甚至都怀疑秦昇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否则为什么他每次都能料事如神。

    可秦昇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自己父亲根本就看不起他的出身,从未真心实意考虑过将秀宁许配给他。

    之前说什么只要他能助李家夺取长安便将秀宁下嫁给他,不过是因为当时正是用人之际,想以此让秦昇心怀感激憧憬,更加卖命为李家效力罢了。

    就像他时不时摸着自己的背脊说什么若是自己得力,世子未尝不能换人,自己对此还不是一笑了之。

    自己身为人子不好跟他这个父亲翻脸,可秦昇一个外臣如何咽得下这口气,也难怪他会一怒之下反出李家。

    只是谁都没想到秦昇一直以来都是深藏不露,不仅自己身手了得,更豢养有几百私兵,最终挟持着兄长建成和杨侑一路杀出了长安城,让他们李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不过事已至此,李世民知道再纠结谁对谁错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秦昇还没带着兄长和杨侑离开关中,不惜一切代价追回他,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回心转意,重新为李家效力,此事才能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