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各家亦各有千秋,我们应当取其所长,避其所短。
融合众家之长,打造一种以儒家为基石,以法家为栋梁,汲取百家精华的新学说,才能引领大秦走向繁荣昌盛。”
这番话,让文武百官无不震惊,三观受到极大的冲击。
战国时期,是各家学说竞相发展的时代。
但最终,被大秦的法治体系所统一。
法家思想是否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大秦,是一个问题。
读书人们从没考虑过融合各家学说的优点,创造出一种新的思想来治理国家。
嬴高认为自己已经阐述得很明白了。
环视殿下的众人,只见他们眼中都流露出无奈和震惊的神色。
嬴高清楚,此事不能急于求成。
要顺应大秦社会的发展,不能立即将后世的治国理念应用到当前的大秦。
否则,这样做可能会造成反效果。
尽管这种思想只是简单的重新融合,但依旧令众人感到震惊。
对于深入研究过各家学说的文官来说,更是如此。
他们自大秦的统一起,经过十数年的治理,法家理念逐渐显露出弊端。
二公子一语中的,提出了一番新颖的思想。
朝中百官无不感受到他思想的深邃。
罢黜百家,这一举措在历史长河中绝无仅有。
汇集百家精华,铸就新学派,以此推动大秦的生产力向前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众人被嬴高的智慧所折服,久久无人敢说话。
嬴高无奈叹息,看这态势,即便是一天过去,这些腐儒也未必能有所觉悟。
于是,他带着夏央、夏鸳直接退朝。
临走前,特意叮嘱陆小曼,邀请李斯等人下午到二公子府上一聚。
他清楚,罢黜百家的举动,必将遭遇重重阻力。
而这些人全是栋梁之才,必要时需仰赖他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