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行不通,赵骥又把眼睛瞄向了东边。
华东倭军在遭受豫东会战惨败后也从岛内重新补齐了兵力,但这些大多由新兵编成的师团虽说番号一如往昔,可战力肯定是无法再跟从前同日而语了,对独立师而言有得一打。
赵骥的首选是打皖北。
一方面,鲁南紧邻徐州,这个战略要地太关键,赵骥如果兵出鲁南肯定会立即引来华北、华东的两股倭军同时会剿,即便能得到山东友军的协助恐怕也是有赔无赚。
另一方面,淮河平原是全国出了名的大产粮区,粮食产量极其丰厚,在这个无粮不聚兵的年代,如果能拿下这块地方,独立师就能为下一波的扩充夯实好物质基础。
而且攻击皖北还可以获得新四军本部在敌后的夹击支援,能够使华东倭军首尾难以两顾。
赵骥把自己的初步想法编成电文报给了陕北中央请示行止,军委研究后很快回电:倭军近期恐于湖南地区有所异动,若待华中之敌大举南下时再出为宜,当此之时实不宜轻举妄动。
军委在电报里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欧洲战场上,德意两军目前势如破竹,打得盟军节节败退,重庆国府内部不少人都觉得取胜无望,妥协议和之声不绝于耳,不然八路军也不会愿意暴露实力在河北组织百团大战来稳定人心。
为了逼迫重庆国府早日按照现有战线实现停火,倭军大概率会在近期再次向湖南发起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