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作说是他二哥帮忙弄的,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真实的。
“哦~~农村过来的啊!”
韩大妈恍然,随后笑道:“那你二哥还挺有能耐的啊!这两年从农村来城里上班,不是那么容易啊!”
城里当然简单许多。
但是农村上来没一定的路子,还真的上不来。
王青松笑了笑,没说什么。
这次没说自己二哥有个大资本家老丈人了。
在村里没关系,他们也找不到城里,但是在这里就不一样了。
看着王青松稚嫩的脸庞,也是叹了口气:“你们这也不容易啊!家里没个当家的,难怪这么小就上班了。”
此时在她的观念里。
有机会进城里上班,比上学要重要。
因为上了初中也不一定能上的了高中,也不一定能上大学。
不然的话,就算是高中毕业了,还是得回农村,最多在农村的公社弄个工作。
至于中专,在城里可能没那么抢手,但是在农村县城里,中专那都得拔尖的人才能上。
因为农村县城的教育和城里差距还是蛮大的。
换成她,也知道有个铁饭碗更重要。
(那时候高中升大学的升学率非常高,所以城里初中拔尖的学生,除非是家庭特别困难或者是女孩子,一般不会上中专。和八十年代中专不一样,八十年代高考升学率很低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所以后来中专在城里也成了抢手的。)
韩大妈感慨了一下,随后对着他笑道:“大院里的人估计你还不认识,我稍微给你说一下。”
随后大概的说了一下情况。
王青松则是在那里听着,时不时的嗯一声,或者轻轻颔首。
前面的倒座房一共五间,有两家各自占了两间,空的一间里面乱七八糟堆放了一些东西。
中院一共14间住了10户人家。
他这边的西厢房都是一个人住的,对面是工安赵明住东厢房的正房两间,两边各自有一家。
北房正房有三间,孙大爷家占了两间,西面的两间耳房正是韩大妈家。
靠近东边穿堂位置的一间耳房住了一家。